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概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程序民主的含义 | 第9-11页 |
一、民主的基本内涵 | 第9-10页 |
二、程序民主的内在要素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解析 | 第11-14页 |
一、刑事诉讼程序民主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刑事诉讼程序民主的基本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的意义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与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确认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与控辩平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与裁判的可接受性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域外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发展进程 | 第18-30页 |
第一节 西方刑事司法民主探源 | 第18-20页 |
一、古雅典司法民主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二、古雅典司法民主的缺陷 | 第20页 |
第二节 西方刑事诉讼程序民主确立——以诉讼模式演进为视角 | 第20-30页 |
一、弹劾式诉讼模式之刑事诉讼程序民主 | 第21-23页 |
二、纠问式诉讼模式之刑事诉讼程序民主 | 第23-25页 |
三、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之刑事诉讼程序民主 | 第25-27页 |
四、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之刑事诉讼程序民主 | 第27-30页 |
第四章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与我国的刑事诉讼 | 第30-41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发展进程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一、审前阶段当事人及其辩护人的诉讼参与问题 | 第32-33页 |
二、公、检、法三机关相互关系问题 | 第33-35页 |
三、案件的内部请示问题 | 第35页 |
第三节 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在中国的实现 | 第35-41页 |
一、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过程的能力 | 第35-38页 |
二、检察机关应承担客观公正义务,慎重行使公诉权 | 第38-39页 |
三、保证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避免庭审形式化 | 第39-40页 |
四、加强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