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起诉方式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引言第13-14页
一 刑事起诉方式理论界定第14-18页
    (一) “公诉”、“自诉”、“刑事起诉方式”界定第14-15页
    (二) 刑事起诉方式形成理论依据第15-18页
        1 刑事诉讼模式与刑事起诉方式第15-16页
        2 诉讼观念与刑事起诉方式第16-18页
二 刑事起诉方式法律功能分析第18-20页
    (一) 人权保障功能第18页
    (二) 程序正义功能第18-19页
    (三) 诉讼效率功能第19-20页
三 域外刑事起诉方式比较研究第20-26页
    (一) 日本第20页
    (二) 美国第20-21页
    (三) 英国第21-22页
    (四) 法国第22页
    (五) 德国第22-23页
    (六) 比较分析第23-26页
四 我国刑事起诉方式的演变及问题分析第26-31页
    (一) 我国刑事起诉方式的历史脉络梳理第26-28页
        1 1979年确立的庭前案卷移送主义第26页
        2 1996年转向复印件主义第26-27页
        3 1998年庭后移送案卷制度的形成第27-28页
        4 2012年回归案卷移送主义第28页
    (二) 我国刑事起诉方式立法反复的深层原因分析第28-29页
        1 法官理念问题第28页
        2 以案卷笔录为中心的审判方式第28-29页
        3 建立在阅卷基础上的复审制度第29页
    (三) 我国现行公诉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1页
        1 法官不中立第29-30页
        2 控辩双方无法平等对抗第30页
        3 庭审形式化第30-31页
五我国刑事起诉方式理性化的基本构想第31-35页
    (一) 卷宗移送方式——“分阶段移送主义”第31-32页
    (二) 相关配套制度改进与建设第32-35页
        1 建立证据展示制度第32页
        2 完善庭前审查程序第32-33页
        3 有效发挥庭前会议作用第33页
        4 确立证据采信中直接言词原则第33-34页
        5 确立裁判文书说理机制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4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诉讼程序民主研究--以当事人的诉讼参与权为中心
下一篇: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当事人处分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