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概述 | 第9-12页 |
1.1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概念和现状 | 第9-11页 |
1.1.1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概念 | 第9页 |
1.1.2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现状 | 第9-11页 |
1.2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特征 | 第11-12页 |
1.2.1 援助形式上的补充性和援助对象的针对性 | 第11-12页 |
1.2.2 案件受理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第12页 |
1.2.3 援助组织的志愿性和公益性相结合 | 第12页 |
第二章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政府法律援助机构之比较 | 第12-20页 |
2.1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政府法律援助组织的援助性质之比较 | 第12-13页 |
2.2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政府法律援助组织的援助范围和形式之比较 | 第13-20页 |
2.2.1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政府法律援助组织的援助范围 | 第13-18页 |
2.2.2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政府法律援助组织的援助形式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参与法律援助中的制度缺陷 | 第20-22页 |
3.1 现行法律法规对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定性不明 | 第20页 |
3.2 部分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参与法律援助活动的的法律主体地位存在质疑 | 第20-21页 |
3.3 缺乏明确的援助范围和审核标准 | 第21页 |
3.4 缺少援助人员的法律责任规范和监督机制 | 第21-22页 |
第四章 促进我国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制度化的路径探讨 | 第22-29页 |
4.1 明确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性质 | 第22页 |
4.2 通过完善立法确定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诉讼主体地位 | 第22-23页 |
4.3 确立监管机关以完善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管理程序 | 第23-24页 |
4.4 引入案情审查标准以进一步规范援助范围 | 第24-25页 |
4.5 严格规范高校法律援助人员和受援人的法律责任 | 第25-29页 |
4.5.1 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民事责任 | 第25页 |
4.5.2 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行政责任 | 第25-26页 |
4.5.3 受援人的法律责任 | 第26-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