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7页 |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 第7-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相关理论、概念综述 | 第9-12页 |
·知识转移理论 | 第9页 |
·社会网络理论 | 第9-11页 |
·知识转移内驱力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8页 |
·强弱联结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 第13-15页 |
·社会资本理论对个体、团队和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 第15-16页 |
·结构洞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19-25页 |
·概念模型 | 第19-20页 |
·模型假设 | 第20-25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变量的测量 | 第25-29页 |
·知识转移效果 | 第25-26页 |
·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知识吸收能力 | 第28页 |
·调节变量 | 第28-29页 |
·问卷结构 | 第29-3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 第31-40页 |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 第31-32页 |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2-38页 |
·信度分析 | 第32-33页 |
·效度分析 | 第33-36页 |
·假设检验 | 第36-38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3页 |
·主要结论 | 第40页 |
·实践建议 | 第40-41页 |
·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建议 | 第40页 |
·知识转移内驱力建议 | 第40-41页 |
·组织文化环境建议 | 第41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