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汉韩虚拟位移对比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53页
    1.1 研究对象第18-20页
    1.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 研究现状第21-42页
        1.3.1 虚拟位移研究概述第21-2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5-35页
        1.3.3 韩国研究现状第35-41页
        1.3.4 小结第41-42页
    1.4 研究内容第42页
    1.5 理论框架与相关概念第42-51页
        1.5.1 位移事件框架理论第42-45页
        1.5.2 相关概念第45-51页
    1.6 研究方法第51页
    1.7 语料来源第51-53页
第二章 虚拟位移的概念与分类第53-67页
    2.1 真实位移与虚拟位移第53-55页
    2.2 虚拟位移的观察视角第55-56页
    2.3 虚拟位移的分类第56-66页
        2.3.1 散射型第58-59页
        2.3.2 模式路径型第59-60页
        2.3.3 相对框架型第60-61页
        2.3.4 显现路径型第61-63页
        2.3.5 达至路径型第63-64页
        2.3.6 共延路径型第64-66页
    2.4 小结第66-67页
第三章 汉韩虚拟位移的概念要素对比第67-128页
    3.1 主体要素对比第67-86页
        3.1.1 主体类别与组合方式第68-73页
        3.1.2 指称特征及语用功能第73-81页
        3.1.3 空间维度特征与认知心理第81-84页
        3.1.4 位移主体的语义特征与位移事件范畴化第84-86页
    3.2 运动要素对比第86-97页
        3.2.1 配价分析第87-91页
        3.2.2 界性特征第91-94页
        3.2.3 及物性分析第94-97页
    3.3 路径要素对比第97-109页
        3.3.1 路径的概念第97-98页
        3.3.2 路径信息的必要性第98-99页
        3.3.3 汉语虚拟位移的路径要素编码第99-102页
        3.3.4 韩语虚拟位移的路径要素编码第102-109页
    3.4 方式要素对比第109-126页
        3.4.1 方式的概念第109-110页
        3.4.2 方式信息的限制性第110-113页
        3.4.3 汉语虚拟位移的方式要素编码第113-118页
        3.4.4 韩语虚拟位移的方式要素编码第118-126页
    3.5 小结第126-128页
第四章 虚拟位移建构的认知机制第128-157页
    4.1 意象图式第128-133页
    4.2 隐喻与转喻第133-139页
        4.2.1 隐喻第133-136页
        4.2.2 转喻第136-139页
    4.3 概念整合第139-150页
        4.3.1 虚拟位移的概念整合形式第140-147页
        4.3.2 虚拟位移的意义建构第147-150页
    4.4 心理扫描第150-155页
        4.4.1 总括扫描第151-153页
        4.4.2 次第扫描第153-155页
    4.5 小结第155-157页
第五章 虚拟位移的语体选择第157-174页
    5.1 虚拟位移的语体归属第157-158页
    5.2 语体对语法成分的句法塑造第158-167页
        5.2.1 时间信息的限制第159-161页
        5.2.2 语气情态的限制第161-164页
        5.2.3 补语成分的限制第164-167页
    5.3 语体对句法操作的制约第167-172页
        5.3.1 否定表达的选择第167-169页
        5.3.2 被动化操作受限第169-172页
    5.4 小结第172-174页
第六章 结语第174-179页
    6.1 主要结论第174-177页
    6.2 创新之处第177页
    6.3 不足之处及展望第177-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9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
下一篇:音乐训练对乐句结构加工影响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