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事实认识错误概述 | 第13-22页 |
第一节 错误论概述 | 第13-19页 |
一 刑法意义上错误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错误与故意的关系 | 第14-16页 |
三 刑法意义上错误的分类 | 第16-19页 |
第二节 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及其理解误区 | 第19-22页 |
一 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 | 第19-20页 |
二 事实认识错误的理解误区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事实认识错误处理原则介绍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处理具体事实认识错误的学说 | 第22-25页 |
一 德国刑法学中的等价理论与具体理论 | 第22-24页 |
二 日本刑法学中的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处理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学说 | 第25-29页 |
一 日本刑法中的抽象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 | 第25-27页 |
二 抽象符合说的衍生学说 | 第27-28页 |
三 法定符合说的衍生学说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第三种路径的学说介绍 | 第29-35页 |
一 犯罪计划说 | 第29-30页 |
二 对应法则 | 第30-31页 |
三 故意危险理论 | 第31-32页 |
四 故意归责理论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事实认识错误处理原则评述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具体符合说的评述 | 第35-40页 |
一 结论自相矛盾与思维方式不连贯 | 第35-36页 |
二 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界限 | 第36-38页 |
三 产生罪刑不均衡与机会主义的法律效果 | 第38-39页 |
四 具体符合的判断标准不明确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抽象符合说的评述 | 第40-41页 |
一 违背罪刑法定与责任主义 | 第40页 |
二 忽略行为类型的罪质差异 | 第40-41页 |
三 恣意扩大处罚范围 | 第41页 |
第三节 法定符合说的评述 | 第41-47页 |
一 数故意说处理具体事实认识错误更为合理 | 第42-44页 |
二 法益行为共通性说处理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更为合理 | 第44-47页 |
第四章 法定符合说之提倡 | 第47-57页 |
第一节 法定符合说合理性辨析 | 第47-52页 |
一 法定符合说的理论渊源 | 第47-49页 |
二 法定符合说不违背主客观一致立场 | 第49-50页 |
三 法定符合说不违背刑法预防目的 | 第50-51页 |
四 将过失归责故意的合理性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法定符合说的完善 | 第52-57页 |
一 故意的双重定位的加入 | 第52-53页 |
二 构成要件故意与罪责故意的连接点——法定范围内抽象故意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