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缘由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绩效及绩效考评概述 | 第15-23页 |
2.1 绩效内涵与特征 | 第15-16页 |
2.2 绩效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 第16-17页 |
2.3 政府绩效考评 | 第17-22页 |
2.3.1 政府绩效考评的内涵 | 第18页 |
2.3.2 政府绩效考评的构成要素及方法 | 第18-22页 |
2.4 政府绩效考评的意义 | 第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淄博市政府绩效考评工作的成绩和问题 | 第23-38页 |
3.1 淄博市政府绩效考评工作的概况 | 第23-30页 |
3.1.1 淄博市绩效考评的发展历程 | 第23页 |
3.1.2 淄博市绩效考评的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 第23-24页 |
3.1.3 淄博市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计分办法、结果运用 | 第24-30页 |
3.2 淄博市政府绩效考评工作的成绩 | 第30-32页 |
3.3 淄博市政府绩效考评工作存在问题 | 第32-37页 |
3.3.1 考评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 | 第32-34页 |
3.3.2 绩效考评的主体比较单一 | 第34-35页 |
3.3.3 绩效考评信息采集失真 | 第35-36页 |
3.3.4 绩效考评中形式主义严重 | 第36-37页 |
3.3.5 缺乏绩效考评的制度保障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淄博市政府绩效考评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8-45页 |
4.1 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38-40页 |
4.1.1“官本位”观念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2 GDP主要导向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 政府绩效考评工作本身的难度 | 第40-41页 |
4.3 不利的外界环境 | 第41页 |
4.4 科学的绩效评估理念的缺乏 | 第41-42页 |
4.5 绩效考评机制的欠缺 | 第42-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完善淄博市政府绩效考评工作的对策 | 第45-56页 |
5.1 明确政府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 | 第45页 |
5.2 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 第45-49页 |
5.2.1 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46-47页 |
5.2.2 合理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 第47页 |
5.2.3 确定绩效考评的标准 | 第47-48页 |
5.2.4 明确计分方法 | 第48-49页 |
5.3 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考评主体 | 第49-51页 |
5.3.1 充分发挥现有考核主体的作用 | 第49页 |
5.3.2 强化公众参与 | 第49-50页 |
5.3.3 引入第三方的考评机制 | 第50-51页 |
5.4 加强绩效考评信息化建设 | 第51-52页 |
5.5 推进绩效考评制度化建设 | 第52-55页 |
5.5.1 建立绩效考评的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5.5.2 完善绩效考评结果的反馈及运用机制 | 第53-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