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1.1 食品质量安全与分析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1 食品安全现状 | 第11-12页 |
1.1.2 食品分析现状 | 第12-13页 |
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概述 | 第13-20页 |
1.2.1 高效液相色谱 | 第13-14页 |
1.2.2 质谱 | 第14-20页 |
1.2.2.1 离子源 | 第15-18页 |
1.2.2.2 质量分析器 | 第18-20页 |
1.2.3 液质联用技术 | 第20页 |
1.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上的应用 | 第20-24页 |
1.3.1 液质联用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2 液质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3.3 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中其它有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4 样品前处理技术 | 第24-27页 |
1.4.1 超生提取法 | 第24页 |
1.4.2 蛋白质沉淀法 | 第24-25页 |
1.4.3 衍生化处理 | 第25页 |
1.4.4 固相萃取法(SPE) | 第25-27页 |
1.4.4.1 SPE 介绍 | 第25-26页 |
1.4.4.2 SPE 操作步骤 | 第26-27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7-29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五种季铵盐残留的研究 | 第35-64页 |
2.1 前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2.2.2 仪器 | 第37页 |
2.2.3 样品前处理 | 第37-38页 |
2.2.4 HPLC–MS/MS 分析 | 第38-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8页 |
2.3.1 HPLC-MS/MS 条件优化 | 第39-44页 |
2.3.1.1 MS/MS 条件优化 | 第39-42页 |
2.3.1.2 HPLC 条件优化 | 第42-44页 |
2.3.2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4-48页 |
2.3.2.1 提取条件 | 第44-47页 |
2.3.2.2 净化条件 | 第47-48页 |
2.3.3 方法评价 | 第48-58页 |
2.3.3.1 方法线性范围、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49页 |
2.3.3.2 食品样品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49-58页 |
2.3.3.3 方法对比 | 第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蛋及乳制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研究 | 第64-89页 |
3.1 前言 | 第64-6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6-70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66-67页 |
3.2.2 仪器 | 第67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67-68页 |
3.2.4 样品前处理 | 第68-69页 |
3.2.5 HPLC–MS/MS 分析 | 第69-7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5页 |
3.3.1 HPLC-MS/MS 条件优化 | 第70-72页 |
3.3.1.1 质谱条件优化 | 第70-71页 |
3.3.1.2 色谱条件优化 | 第71-72页 |
3.3.2 样品处理过程优化 | 第72-76页 |
3.3.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72-73页 |
3.3.2.2 提取方式及时间的选择 | 第73-74页 |
3.3.2.3 衍生化条件的选择 | 第74-75页 |
3.3.2.4 净化条件选择 | 第75-76页 |
3.3.3 方法评价 | 第76-85页 |
3.3.3.1 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和定量限 | 第76-77页 |
3.3.3.2 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和实际样品测定 | 第77-83页 |
3.3.3.3 方法验证 | 第83-8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