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写作、修辞论文--翻译论文

论《红楼梦》文化意象的英译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文化意象第13-22页
    1.1 文化的定义和分类第13-15页
    1.2 意象的定义第15-16页
    1.3 文化意象的定义和分类第16-17页
    1.4 文化意象的错位性第17-22页
        1.4.1 意象为源发语所独有,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第17-19页
        1.4.2 意象在源发语和目标语中并存,但其意义不叠合第19-22页
第二章 文化意象的翻译原则第22-49页
    2.1 利于读者文化审美接受的最高目的第22-23页
    2.2 连贯原则第23-25页
    2.3 忠实原则第25-41页
        2.3.1 忠实再现概念意义第26-29页
        2.3.2 忠实再现内涵意义第29-35页
            2.3.2.1 忠实再现情感意义第29页
            2.3.2.2 忠实再现修辞意义第29-33页
            2.3.2.3 忠实再现语体意义第33-35页
        2.3.3 忠实再现结构意义第35-38页
            2.3.3.1 忠实再现形式意义第35-37页
            2.3.3.2 忠实再现搭配意义第37-38页
        2.3.4 忠实再现语用意义第38-40页
        2.3.5 忠实再现文化意义第40-41页
    2.4 明确原则第41-43页
    2.5 地道原则第43-44页
    2.6 四个原则的重要性排序第44-49页
        2.6.1 连贯原则优先于忠实原则第44-45页
        2.6.2 忠实原则优先于明确原则第45-46页
        2.6.3 忠实原则优先于地道原则第46-47页
        2.6.4 明确原则优先于地道原则第47-49页
第三章 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第49-64页
    3.1 保留文化意象的策略第49-54页
        3.1.1 直译第49-51页
        3.1.2 直译+阐释第51-52页
        3.1.3 直译+注释第52-54页
    3.2 替换文化意象的策略第54-57页
    3.3 扩增文化意象的策略第57-58页
    3.4 削减文化意象的策略第58-59页
    3.5 舍弃文化意象的策略第59-64页
        3.5.1 音译第59-60页
        3.5.2 音译+阐释第60-61页
        3.5.3 音译+注释第61页
        3.5.4 阐译第61-64页
第四章 文化意象的翻译效果第64-69页
    4.1 文化意象的不可译因素第64-66页
    4.2 文化意象的误译现象第66-68页
        4.2.1 有意误译第66页
            4.2.1.1 可接受的有意误译第66页
            4.2.1.2 不可接受的有意误译第66页
        4.2.2 无意误译第66-68页
    4.3 文化意象翻译的检验标准第68-69页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宋词调衍生关系研究
下一篇:利用高浓度CO2气体和氮磷废水培养能源硅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