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材料试验机与试验仪器论文

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机设计及其控制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疲劳试验机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机研究背景第14-16页
    1.4 国内外压电驱动式疲劳试验机研究现状第16-20页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0-22页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0-21页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压电振子的分析及设计第22-39页
    2.1 压电材料与压电效应第22-23页
    2.2 压电振子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23-25页
    2.3 压电振子的动力学、挠度分析及有限元仿真第25-33页
        2.3.1 压电振子的动力学分析第25-30页
        2.3.2 压电振子的挠度分析第30-32页
        2.3.3 压电振子的有限元模态仿真第32-33页
    2.4 压电振子的试验研究及可行性分析第33-38页
        2.4.1 压电振子共振频率的实验测定第34-35页
        2.4.2 压电振子挠度的实验测定第35-37页
        2.4.3 压电振子幅频特性的实验测定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压电疲劳试验机的机械结构设计第39-47页
    3.1 压电疲劳试验机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39页
    3.2 压电疲劳试验机的总体设计第39-42页
        3.2.1 预置载荷调整机构分析及设计第39-40页
        3.2.2 疲劳加载方式及试件类型的确定第40-41页
        3.2.3 试件材料的选择与试制第41-42页
    3.3 组成压电疲劳试验机各个零部件的材料选择与设计第42-46页
        3.3.1 预置载荷调整机构中各个部件的选材、设计及分析第43-44页
        3.3.2 弹性加载器中零部件的选材、分析及设计第44-45页
        3.3.3 底座的选材及设计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驱动单元及数据处理单元的设计与选择第47-58页
    4.1 驱动电源的选择第47页
    4.2 驱动电源的设计第47-54页
        4.2.1 驱动电源的设计要求第47-48页
        4.2.2 驱动电源的电路设计及硬件选择第48-51页
        4.2.3 驱动电源的阻抗匹配第51-52页
        4.2.4 驱动电源的相关程序设计第52-54页
    4.3 数据采集装置的设计及硬件选择第54-57页
        4.3.1 信号采集器的选择第56-57页
        4.3.2 数据采集软件的选择及设计第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压电疲劳试验机的动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第58-76页
    5.1 压电疲劳试验机动力学模型的简化及其计算第58-63页
        5.1.1 压电振子刚度的计算第60-61页
        5.1.2 矩形板弹簧刚度的计算第61-62页
        5.1.3 砝码质量块质量的计算第62-63页
        5.1.4 试件刚度的计算第63页
    5.2 压电疲劳试验机的谐振频率和最大载荷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第63-64页
    5.3 压电疲劳试验机样机结构参数的确定及模态仿真分析第64-69页
    5.4 压电疲劳试验机样机的共振频率及动态载荷的测试与分析第69-72页
        5.4.1 样机共振频率的测试第70页
        5.4.2 压电疲劳试验机的动载测试第70-72页
    5.5 压电疲劳试验机动力学理论计算、仿真计算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第72-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行程精密定位平台偏摆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
下一篇:全景环形透镜光学系统的杂散光分析及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