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环形透镜光学系统的杂散光分析及抑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4页 |
1.1.1 典型的全景成像技术 | 第9-11页 |
1.1.2 全景环形透镜 | 第11-14页 |
1.2 全景环形透镜的杂散光问题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杂散光概述 | 第17-24页 |
2.1 杂散光产生机理 | 第17-18页 |
2.2 杂散光的危害 | 第18-19页 |
2.2.1 影响系统成像质量 | 第18页 |
2.2.2 影响像的彩色还原 | 第18-19页 |
2.2.3 损伤系统中光学元件 | 第19页 |
2.3 杂散光的常用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3.1 蒙特卡罗法 | 第19-20页 |
2.3.2 光线追迹法 | 第20-21页 |
2.3.3 区域法 | 第21页 |
2.3.4 近轴近似法 | 第21-22页 |
2.4 杂散光常用测量方法 | 第22-24页 |
2.4.1 黑斑法 | 第22页 |
2.4.2 点源透过率法 | 第22-24页 |
3 PAL杂散光分析与抑制 | 第24-39页 |
3.1 PAL杂散光来源分析 | 第24-28页 |
3.1.1 直射通过PAL的杂散光 | 第24-25页 |
3.1.2 多次反射后进入光阑的杂散光 | 第25页 |
3.1.3 透射表面反射产生的杂散光 | 第25-27页 |
3.1.4 表面散射产生的杂散光 | 第27页 |
3.1.5 衍射产生的杂散光 | 第27-28页 |
3.2 抑制透射面反射引起的杂散光 | 第28-36页 |
3.2.1 抑制透射面1反射引起的杂散光 | 第28-33页 |
3.2.2 抑制透射面4反射引起的杂散光 | 第33-36页 |
3.3 抑制PAL中其他杂散光 | 第36-38页 |
3.3.1 抑制直射或多次反射产生的杂散光 | 第36页 |
3.3.2 抑制表面散射引起的杂散光 | 第36-37页 |
3.3.3 抑制衍射产生的杂散光 | 第37-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4 PAL杂散光仿真 | 第39-48页 |
4.1 ASAP简介 | 第39-40页 |
4.2 建模与准备 | 第40-43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5 PAL杂散光分析实验 | 第48-5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