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瑞替加滨合成方法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癫痫第9-12页
        1.1.1 抗癫痫药物作用机制第9-10页
        1.1.2 抗癫痫药物分类及典型药物第10-12页
    1.2 瑞替加滨第12-15页
        1.2.1 瑞替加滨(片)简介第12页
        1.2.2 瑞替加滨(片)基本信息第12-13页
        1.2.3 瑞替加滨的药理作用第13页
        1.2.4 瑞替加滨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第13-14页
        1.2.5 瑞替加滨药物不良反应第14页
        1.2.6 瑞替加滨(片)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瑞替加滨合成方案选择第17-23页
    2.1 瑞替加滨合成方法概述第17-20页
        2.1.1 合成方法一第17-18页
        2.1.2 合成方法二第18页
        2.1.3 合成方法三第18-19页
        2.1.4 合成方法四第19-20页
        2.1.5 合成方法五第20页
    2.2 本文的合成方案第20-23页
第3章 瑞替加滨合成实验部分第23-39页
    3.1 试药的规格和来源第23页
    3.2 实验分析仪器及方法第23-24页
        3.2.1 分析仪器第23-24页
        3.2.2 HPLC分析方法第24页
    3.3 合成实验部分第24-27页
        3.3.1 2-氨基-4-(4-氟苄胺基)硝基苯(4)的合成第24-25页
        3.3.2 N-[2-氨基-4-(4-氟苄胺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1)的合成第25-26页
        3.3.3 后处理过程第26-2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3.4.1 起始原料质量控制第27-29页
        3.4.2 2-氨基-4-(4-氟苄胺基)硝基苯(4)合成反应条件的确定第29-31页
        3.4.3 N-[2-氨基-4-(4-氟苄胺基)苯基]氨基甲酸乙酯(1)反应条件的确定第31-34页
        3.4.4 后处理过程第34-35页
        3.4.5 中试生产工艺第35-36页
        3.4.6 生产数据汇总第36页
        3.4.7 稳定性数据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瑞替加滨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第39-85页
    4.1 文献综述第39-40页
    4.2 试药的规格和来源第40页
    4.3 实验仪器名称及型号第40-41页
    4.4 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第41-84页
        4.4.1 性状第41页
        4.4.2 重量差异第41-42页
        4.4.3 鉴别第42页
        4.4.4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学验证第42-59页
        4.4.5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第59-64页
        4.4.6 溶出度检查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第64-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瑞替加滨片质量标准(拟订)第85-93页
    5.1 瑞替加滨片质量标准(拟订)第85-87页
    5.2 瑞替加滨片质量标准制订依据第87-91页
        5.2.1 鉴别第87-88页
        5.2.2 有关物质检查第88-89页
        5.2.3 溶出度检查第89-90页
        5.2.4 含量测定第90-91页
    5.3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6章 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附录第99-10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醋酸钯催化碳碳键偶联构建异靛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下一篇:高价碘化合物介导通过串联反应构建2-螺伪吲哚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