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两种光变模式对饲养中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及玉米螟行为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1 试验用虫第10-12页
        1.1.1 桃小食心虫概况第10-11页
        1.1.2 光周期对桃小食心虫的影响第11页
        1.1.3 玉米螟概况第11-12页
    1.2 昆虫复眼及感光机制第12-15页
        1.2.1 昆虫复眼光反应特性第12-14页
        1.2.2 昆虫趋光特性及行为观察第14-15页
    1.3 红外夜视应用技术第15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渐变光照养虫箱及红外观察装置的制作第17-2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2.1.1 供试器材第17-18页
        2.1.2 试验方法第18-21页
        2.1.3 数据处理方法第21-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2.2.1 控制器四个档位及自然光照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第22-23页
        2.2.2 各档位电压随时间变化情况第23-24页
        2.2.3 红外观察装置的调试结果第24-25页
    2.3 讨论第25-26页
第三章 光照强度变化速率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6-3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3.1.1 供试材料第26-27页
        3.1.2 数据采集方法第27-28页
        3.1.3 数据分析方法第28页
    3.2 结果分析第28-33页
        3.2.1 不同光变模式下每次重复的桃小食心虫幼虫的蛀果率第28-29页
        3.2.2 不同光变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幼虫的脱果率第29-30页
        3.2.3 不同光变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结茧率第30-31页
        3.2.4 不同光变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羽化率第31-32页
        3.2.5 不同光变模式下的桃小食心虫的发育历期第32-33页
        3.2.6 不同光变模式下饲养得到的桃小食心虫数量及滞育情况第33页
    3.3 讨论第33-35页
第四章 光照强度变化速率对玉米螟成虫行为学特性的影响第35-4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4.1.1 供试材料第35页
        4.1.2 试验方法第35-36页
        4.1.3 数据采集方法第36页
        4.1.4 数据分析方法第36页
    4.2 结果分析第36-41页
        4.2.1 全天玉米螟的行为观察描述第36-37页
        4.2.2 不同光变模式下玉米螟飞行总时间第37-38页
        4.2.3 不同光变模式下玉米螟飞行总次数第38-40页
        4.2.4 不同光变模式下雄虫飞行时间长短的次数分布情况第40页
        4.2.5 不同光变模式下的产卵情况第40-41页
    4.3 讨论第41-43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种非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对桃小食心虫驱避作用的初步探究
下一篇:生防根瘤菌Sneb183调控大豆异黄酮代谢抗胞囊线虫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