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3 文献综合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3.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2-2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2.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 第24-27页 |
2.1.1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流程 | 第24-26页 |
2.1.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2.2 投资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30页 |
2.2.1 项目投资风险概述 | 第27页 |
2.2.2 投资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2.2.3 投资风险管理程序 | 第28-30页 |
2.3 COSO风险管理框架 | 第30-36页 |
2.3.1 COSO相关研究综述 | 第30-31页 |
2.3.2 COSO-ERM框架(2017年版) | 第31页 |
2.3.3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图-ERM模型 | 第31-36页 |
第3章 J基金公司投资环境分析 | 第36-44页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模型 | 第36-40页 |
3.1.1 政策法律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3.1.2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第38-39页 |
3.1.3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 第39页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9-40页 |
3.2 行业环境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第40-44页 |
3.2.1 供应商——资金供应方 | 第41-42页 |
3.2.2 客户——资金需求方 | 第42页 |
3.2.3 潜在进入者 | 第42页 |
3.2.4 现有竞争对手 | 第42-43页 |
3.2.5 替代品的威胁 | 第43-44页 |
第4章 J基金公司项目投资风险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4-54页 |
4.1 J基金公司概况 | 第44-46页 |
4.1.1 J基金公司基本情况 | 第44-45页 |
4.1.2 J基金公司组织形式 | 第45-46页 |
4.2 J基金公司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4.2.1 投前风险管理问题 | 第46-47页 |
4.2.2 投中风险管理问题 | 第47-49页 |
4.2.3 投后风险管理问题 | 第49-50页 |
4.3 J基金公司项目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4.3.1 投前-项目立项失败 | 第50-52页 |
4.3.2 投中-项目决策失效 | 第52页 |
4.3.3 投后-项目管理监控不善 | 第52-54页 |
第5章 J基金公司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策略优化方案设计 | 第54-61页 |
5.1 投前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 第54-57页 |
5.1.1 加强内部环境控制 | 第54-55页 |
5.1.2 设定投资目标与分散投资 | 第55页 |
5.1.3 充分尽调提高项目辨识力 | 第55-57页 |
5.2 投中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 第57-58页 |
5.2.1 提高谈判力与设定法律条款 | 第57页 |
5.2.2 复合型投资工具与风险评估模型 | 第57页 |
5.2.3 战略整合提高风险反应度 | 第57-58页 |
5.3 投后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 第58-61页 |
5.3.1 投后管理风控系统 | 第58页 |
5.3.2 适时信息交流与沟通 | 第58-59页 |
5.3.3 适度监控项目 | 第59-61页 |
第6章 J基金公司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策略优化方案保障措施 | 第61-67页 |
6.1 组织保障措施 | 第61-63页 |
6.1.1 优化公司治理与创新基金运营 | 第61页 |
6.1.2 规范投资管理活动 | 第61-62页 |
6.1.3 创建学习型组织 | 第62-63页 |
6.2 财务保障措施 | 第63页 |
6.2.1 保障基金资金来源 | 第63页 |
6.2.2 优化资金配置 | 第63页 |
6.2.3 监控项目投资回报 | 第63页 |
6.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第63-65页 |
6.3.1 组建专业投资与风控团队 | 第63-64页 |
6.3.2 优化员工培训与发展机制 | 第64页 |
6.3.3 完善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 | 第64-65页 |
6.4 技术保障措施 | 第65-67页 |
6.4.1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 第65-66页 |
6.4.2 引进大数据风控技术 | 第66页 |
6.4.3 组建项目技术池 | 第66-6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7.1 结论及研究不足之处 | 第67-68页 |
7.1.1 结论 | 第67-68页 |
7.1.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68页 |
7.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附录1:投资条款清单 | 第75-77页 |
附录2:投后管理制度 | 第77-78页 |
附录3:项目投后管理报告 | 第78-79页 |
索引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