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有关“微信”与“学生管理”的相关文献 | 第11-12页 |
1.2.2 有关“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文献 | 第12-13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3.1 学生管理 | 第13页 |
1.3.2 思想政治教育 | 第13-14页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研究理论 | 第14-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手机媒体的新标志——微信 | 第17-23页 |
2.1 微信的诞生与发展 | 第17-18页 |
2.1.1 微信的诞生 | 第17页 |
2.1.2 微信的发展 | 第17-18页 |
2.2 微信的功能特点 | 第18-20页 |
2.2.1 即时通信,移动便利 | 第18-19页 |
2.2.2 操作简单,功能齐全 | 第19页 |
2.2.3 突出个性,用户参与 | 第19-20页 |
2.2.4 图片视频,分享快乐 | 第20页 |
2.3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影响 | 第20-23页 |
2.3.1 微信公众平台 | 第20-21页 |
2.3.2 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及微信对其学习生活的影响 | 第23-33页 |
3.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23-25页 |
3.1.1 思维活跃但缺乏经济独立意识 | 第23页 |
3.1.2 有责任意识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 第23-24页 |
3.1.3 个性鲜明但规则意识较弱 | 第24页 |
3.1.4 “低头族”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 第24-25页 |
3.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 第25-26页 |
3.2.1 强烈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欲望 | 第25页 |
3.2.2 追求平等独立 | 第25-26页 |
3.2.3 充实自我,实现创业梦 | 第26页 |
3.3 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对S大学学生学习生活影响调查 | 第26-33页 |
3.3.1 微信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习惯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2 微信的功能对大学生需求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3 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阅读学习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4 微信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5 S大学微信公众平台对在校生的吸引力的调查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手机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管理带来的挑战 | 第33-39页 |
4.1 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 第33-34页 |
4.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弱化 | 第33页 |
4.1.2 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难于把握 | 第33-34页 |
4.2 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的挑战 | 第34-35页 |
4.2.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挑战 | 第34-35页 |
4.2.2 对辅导员的挑战 | 第35页 |
4.3 对学生思想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 第35-37页 |
4.3.1 舆论的监控渠道弱化 | 第35-36页 |
4.3.2 各种舆论形成和传播速度快捷广泛 | 第36页 |
4.3.3 大学生与学生管理者的信息鸿沟扩大 | 第36-37页 |
4.4 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挑战 | 第37-39页 |
4.4.1 虚假诱骗信息层出不穷 | 第37页 |
4.4.2 部分大学生沉迷或依赖微信 | 第37-38页 |
4.4.3 部分大学生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39-49页 |
5.1 开发和运用大学校园新媒体形式 | 第39-40页 |
5.1.1 校园网站 | 第39页 |
5.1.2 校园微博 | 第39-40页 |
5.1.3 移动校园客户端 | 第40页 |
5.2 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40-42页 |
5.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 第40-41页 |
5.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劣势 | 第41页 |
5.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机会 | 第41-42页 |
5.3 完善校园网络安全知识传播建设 | 第42-43页 |
5.3.1 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媒介素养 | 第42页 |
5.3.2 加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 第42-43页 |
5.4 加强大学网络传播管理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5.4.1 优化微信校园公众平台团队建设 | 第43页 |
5.4.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网络素养 | 第43-44页 |
5.5 构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5.5.1 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 | 第44-45页 |
5.5.2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 第45页 |
5.6 健全高校微信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45-49页 |
5.6.1 引导学习的隐性管理 | 第46页 |
5.6.2 制定规范的显性管理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在读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