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穆斯林兄弟会与当代埃及的政治嬗变 | 第13-25页 |
第一节 课题缘起:政治伊斯兰的先行者——穆斯林兄弟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核心问题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学术回顾: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2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22-25页 |
第一章 哈桑·班纳与穆兄会早期历史(1928~1949) | 第25-62页 |
第一节 西方殖民入侵与埃及人的抵抗:穆兄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 第26-36页 |
第二节 哈桑·班纳与穆兄会的创建 | 第36-39页 |
第三节 穆兄会早期的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 | 第39-49页 |
第四节 穆兄会早期活动和政治实践 | 第49-57页 |
小结:中东伊斯兰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之辨析 | 第57-62页 |
第二章 哈桑·胡代比与穆兄会的温和化(1949~1973) | 第62-89页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穆兄会 | 第63-67页 |
第二节 哈桑·胡代比继任总训导师 | 第67-70页 |
第三节 从合作到纷争:穆兄会与革命政府关系之转变 | 第70-76页 |
第四节 卡纳提尔和李曼勒·图拉监狱中的时光 | 第76-85页 |
第五节 萨达特大赦与穆兄会的复兴 | 第85-86页 |
小结:“胡代比主义”与穆兄会“非暴力”思想之根源 | 第86-89页 |
第三章 转变中的穆兄会(1973-2010) | 第89-117页 |
第一节 大赦之后:萨达特时期的穆兄会 | 第89-94页 |
第二节 伊斯兰学生加入穆兄会 | 第94-100页 |
第三节 穆兄会渗透埃及议会 | 第100-105页 |
第四节 穆兄会向埃及行业协会进军 | 第105-111页 |
第五节 瓦萨特党风波与穆兄会的应对 | 第111-115页 |
第六节 自我约束与自我伸张:世纪之交的穆兄会 | 第115-117页 |
第四章 走向权力:埃及政治变局中的穆兄会 | 第117-136页 |
第一节 埃及权力继承危机中的穆兄会 | 第118-125页 |
第二节 1·25革命中的穆兄会 | 第125-133页 |
第三节 走向权力:过渡政府时期的穆兄会 | 第133-136页 |
第五章 政治文化的惯性:论穆尔西倒台的原因 | 第136-162页 |
第一节 民主转型的失败:穆尔西执政失误? | 第136-139页 |
第二节 穆尔西时期的埃及内政 | 第139-142页 |
第三节 穆尔西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 | 第142-153页 |
第四节 早有预谋的军事政变:从塔姆路德运动到6·30游行 | 第153-157页 |
第五节 政治文化的惯性与无法避免的政变 | 第157-160页 |
第六节 当下与未来:政变后的穆兄会 | 第160-162页 |
结束语 政治伊斯兰走向何方?埃及穆兄会前途何处? | 第162-169页 |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69-177页 |
附录二 穆兄会人物卡 | 第177-208页 |
一、历史中的穆兄会风云人物(包括对穆兄会有重要影响的时代人物) | 第177-190页 |
二、当代穆兄会风云人物 | 第190-208页 |
附录三 穆兄会大事记 | 第208-213页 |
附录四 中、英、阿文对照表 | 第213-222页 |
附录五 埃及行政区划 | 第222-224页 |
附录六 研究生阶段成果 | 第224-225页 |
后记 | 第225-228页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第228-2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