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基于PCA和SD模型的区域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8-28页
    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机理第18-21页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第21-25页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分类第21-24页
        2.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4-25页
    2.3 SD模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第25页
    2.4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趋势第25-27页
        2.4.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2.4.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研究趋势第26-27页
    2.5 小结第27-28页
3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第28-33页
    3.1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界定第28-29页
    3.2 PSR模型第29-30页
    3.3 主成分分析法第30页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第30-33页
        3.4.1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第30-31页
        3.4.2 SD模型的研究步骤及软件介绍第31-33页
4 研究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概况第33-40页
    4.1 地理区位概况第33页
    4.2 资源承载概况第33-36页
        4.2.1 水资源承载概况第33-34页
        4.2.2 土地资源承载概况第34-36页
    4.3 环境承载概况第36页
    4.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36-37页
    4.5 小结第37-40页
5 研究区近年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演变分析第40-46页
    5.1 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0-41页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40页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0-41页
    5.2 基于PCA的评价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第41-44页
        5.2.1 评价指标筛选第41-43页
        5.2.2 指标权重确定第43-44页
    5.3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第44-46页
6 研究区未来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仿真模拟第46-68页
    6.1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分析第46-47页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流程图的建立第47页
    6.3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第47-54页
    6.4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方程的建立第54-57页
        6.4.1 人口子系统第54页
        6.4.2 土地资源子系统第54-55页
        6.4.3 水资源子系统第55页
        6.4.4 生态环境子系统第55-56页
        6.4.5 经济子系统第56-57页
    6.5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57-59页
        6.5.1 模型结构检验第57页
        6.5.2 模型历史检验第57-59页
        6.5.3 模型灵敏度分析第59页
    6.6 未来不同发展方案的情景设置第59-60页
    6.7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情景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第60-68页
        6.7.1 国土资源环境系统情景仿真模拟第60-65页
        6.7.2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预测第65-66页
        6.7.3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仿真结果分析第66-68页
7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68-72页
    7.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7.2 政策建议第69-70页
    7.3 研究创新第70页
    7.4 研究不足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蝶烯结构含氟二胺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新型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风险管理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