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1 绪论 | 第15-35页 |
1.1 吸附技术及吸附材料 | 第16-18页 |
1.1.1 活性炭及其他碳材料 | 第16-17页 |
1.1.2 无机吸附材料 | 第17页 |
1.1.3 有机高分子吸附材料 | 第17-18页 |
1.2 非均相类芬顿氧化技术 | 第18-23页 |
1.2.1 芬顿反应及非均相类芬顿反应的发展及应用 | 第18-19页 |
1.2.2 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反应机理 | 第19-20页 |
1.2.3 提高反应的pH适用范围 | 第20-23页 |
1.2.4 提高H_2O_2的利用率 | 第23页 |
1.3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1.3.1 磁分离方式 | 第24页 |
1.3.2 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4-25页 |
1.4 壳聚糖材料研究概述 | 第25-29页 |
1.4.1 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 第25页 |
1.4.2 壳聚糖作为吸附剂的应用研究 | 第25-28页 |
1.4.3 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的应用研究 | 第28页 |
1.4.4 磁性纳米壳聚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第28-29页 |
1.5 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研究概述 | 第29-33页 |
1.5.1 石墨相氮化碳的结构与性质 | 第30-31页 |
1.5.2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和改性方法 | 第31-32页 |
1.5.3 石墨相氮化碳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 第33-35页 |
2 铝掺杂壳聚糖-铁凝胶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 | 第35-50页 |
2.1 前言 | 第35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2.2.2 铝掺杂壳聚糖-铁凝胶的制备 | 第36页 |
2.2.3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第36-37页 |
2.2.4 吸附实验 | 第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2.3.1 改性前后壳聚糖表面物化特性分析 | 第38-40页 |
2.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0-42页 |
2.3.3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2-46页 |
2.3.4 溶液pH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2.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47-48页 |
2.3.6 脱附与再生 | 第48页 |
2.3.7 吸附机理探究 | 第48-49页 |
2.4 小结 | 第49-50页 |
3 基于壳聚糖-铁的磁性粉末活性炭制备及相关反应器的设计 | 第50-65页 |
3.1 前言 | 第50-5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1-52页 |
3.2.2 磁性粉末活性炭的制备 | 第52页 |
3.2.3 表征方法 | 第52页 |
3.2.4 吸附实验 | 第52-53页 |
3.2.5 抗生素的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3.2.6 流化床反应器中吸附剂对抗生素的吸附、分离和再生 | 第54-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3.3.1 磁性粉末活性炭的表征 | 第55-58页 |
3.3.2 磁性粉末活性炭对抗生素的吸附 | 第58-60页 |
3.3.3 溶液pH、共存离子和其他有机物的影响 | 第60页 |
3.3.4 吸附剂的再生和回用 | 第60-63页 |
3.3.5 反应器实验 | 第63-64页 |
3.4 小结 | 第64-65页 |
4 铁掺杂石墨相氮化碳/介孔石墨碳在类芬顿反应中的应用 | 第65-83页 |
4.1 前言 | 第65-6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66-67页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7页 |
4.2.3 表征方法 | 第67-68页 |
4.2.4 降解实验 | 第68-69页 |
4.2.5 电子顺磁共振(ESR)对自由基的测定 | 第69页 |
4.2.6 循环伏安曲线(CV)的测定 | 第6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9-82页 |
4.3.1 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 | 第69-74页 |
4.3.2 催化剂对污染物的降解 | 第74-76页 |
4.3.3 催化活性位点 | 第76-79页 |
4.3.4 催化反应机理 | 第79-82页 |
4.4 小结 | 第82-83页 |
5 亚铜-石墨相氮化碳的结构及其类芬顿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 第83-97页 |
5.1 前言 | 第83-84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84-85页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84页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84页 |
5.2.3 表征方法 | 第84-85页 |
5.2.4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8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6页 |
5.3.1 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 | 第85-88页 |
5.3.2 不同铜添加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88-90页 |
5.3.3 铜的价态与N的配位 | 第90页 |
5.3.4 铜的配位结构 | 第90-92页 |
5.3.5 亚铜在类芬顿反应中的稳定性 | 第92-93页 |
5.3.6 类芬顿催化反应机理 | 第93-96页 |
5.4 小结 | 第96-97页 |
6 基于壳聚糖-铁的磁性石墨相氮化碳类芬顿催化剂制备及应用 | 第97-111页 |
6.1 前言 | 第97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97-100页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97-98页 |
6.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98页 |
6.2.3 表征方法 | 第98-99页 |
6.2.4 双酚A降解实验 | 第99-10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9页 |
6.3.1 不同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6.3.2 不同载体对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6.3.3 磁性Fe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石墨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104-106页 |
6.3.4 磁性类芬顿催化剂对双酚A的降解 | 第106-109页 |
6.4 小结 | 第109-111页 |
7 结论 | 第111-11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11-112页 |
7.2 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6页 |
科研成果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