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1.2.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 第21-22页 |
1.2.2 人为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 | 第22-23页 |
1.2.3 污染源解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3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6-2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 第30-54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0页 |
2.2.1 文献搜集 | 第31-33页 |
2.2.2 数据提取 | 第33-34页 |
2.2.3 数据计算 | 第34-35页 |
2.2.4 数据分析 | 第35-4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3页 |
2.3.1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情况 | 第40-46页 |
2.3.2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 | 第46-49页 |
2.3.3 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49-53页 |
2.4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大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以我国汞污染源解析为例) | 第54-78页 |
3.1 引言 | 第54-5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8页 |
3.2.1 人为排放源汞排放量核算 | 第55-57页 |
3.2.1.1 建立人为源汞排放清单 | 第55-56页 |
3.2.1.2 计算排放因子 | 第56-57页 |
3.2.1.3 核算排放量 | 第57页 |
3.2.2 不确定性分析 | 第57页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7-5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8-77页 |
3.3.1 我国汞人为排放清单 | 第58-62页 |
3.3.2 1980-2012年我国汞排放总量核算 | 第62-69页 |
3.3.3 我国各省市区主要污染源分析 | 第69-70页 |
3.3.4 人为汞排放对农田土壤汞污染的影响 | 第70-72页 |
3.3.5 结果的准确性及不确定性分析 | 第72-77页 |
3.4 结论 | 第77-78页 |
第四章 中等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为例) | 第78-108页 |
4.1 引言 | 第78-7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9-88页 |
4.2.1 样品采集 | 第79-80页 |
4.2.2 样品分析 | 第80-81页 |
4.2.3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81-85页 |
4.2.4 常规受体模型及改进受体模型 | 第85-88页 |
4.2.5 数据分析 | 第8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88-106页 |
4.3.1 研究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 第88-90页 |
4.3.2 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与健康风险评价 | 第90-96页 |
4.3.3 PMF及APCA-MLR模型解析结果 | 第96-98页 |
4.3.4 PCA-MLRD模型解析结果 | 第98-104页 |
4.3.5 三个模型解析结果的比较 | 第104-106页 |
4.4 结论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小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以浙江省某一修复试点为例) | 第108-122页 |
5.1 引言 | 第108-109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109-113页 |
5.2.1 研究区域 | 第109-110页 |
5.2.2 样品采集 | 第110-112页 |
5.2.3 样品分析 | 第112-113页 |
5.2.4 数据分析 | 第11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113-121页 |
5.3.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 第113-114页 |
5.3.2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分析 | 第114-116页 |
5.3.3 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116-118页 |
5.3.4 污染源排放监测及排放量核算 | 第118-121页 |
5.4 结论 | 第121-122页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122-130页 |
6.1 综合讨论与结论 | 第122-128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28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