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管理哲学及现代价值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 管理哲学 | 第9-10页 |
(四) 韩非与诸子百家 | 第10-11页 |
(五) 韩非管理哲学的基本理念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人性与管理 | 第12-16页 |
1.1 人性好利 | 第12-13页 |
1.2 人性特点 | 第13-14页 |
1.3 “因情而治”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法”治与管理 | 第16-22页 |
2.1 “法”治概观 | 第16-18页 |
2.2 立法原则 | 第18-19页 |
2.3 “明其法禁” | 第19-20页 |
2.4 “法不阿贵” | 第20-21页 |
2.5 “君民共守”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术”治与管理 | 第22-35页 |
3.1 “术”治概论 | 第22-23页 |
3.2 君道无为 | 第23-24页 |
3.3 “圣人执要” | 第24-25页 |
3.4 用人之术 | 第25-28页 |
3.4.1 “因能授官” | 第25-26页 |
3.4.2 “用人所长” | 第26-27页 |
3.4.3 “循名责实” | 第27-28页 |
3.5 赏罚二柄 | 第28-33页 |
3.5.1 “赏誉同轨,非诛俱行” | 第28-29页 |
3.5.2 “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 | 第29-30页 |
3.5.3 厚赏重罚 | 第30-31页 |
3.5.4 “信赏必罚” | 第31-32页 |
3.5.5 赏罚公允 | 第32-33页 |
3.6 “潜御群臣”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势”治与管理 | 第35-39页 |
4.1 重势 | 第35-36页 |
4.2 立威 | 第36-38页 |
4.3 因势 | 第38-39页 |
第五章 韩非管理哲学的现代价值 | 第39-42页 |
5.1 韩非管理哲学的局限 | 第39-40页 |
5.2 韩非管理哲学的现代意义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