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调查性报道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调查性报道及其特征 | 第8-15页 |
第一节 调查性报道的概念界定 | 第8-11页 |
一、西方学者的界定 | 第8-9页 |
二、我国学者的界定 | 第9-11页 |
第二节 调查性报道的特征 | 第11-15页 |
一、揭示性 | 第11-13页 |
二、独立性 | 第13-14页 |
三、难度大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新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建国至"文革"结束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渤海二号"掀开了第一波调查性报道浪潮 | 第16-18页 |
一、调查性报道萌芽 | 第16-17页 |
二、文学期刊作伴 | 第17-18页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后的第二波调查性报道浪潮 | 第18-22页 |
一、地方媒体调查性报道全面崛起 | 第18-19页 |
二、广电媒体调查性报道异军突起 | 第19-20页 |
三、调查性报道领域不断拓宽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调查性报道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 第22-27页 |
第一节 促进政治民主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维护公民权益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提升媒体品质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调查性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27-41页 |
第一节 完善新闻体制建设构建宽松舆论环境 | 第27-33页 |
一、完善法律法规维护记者权益 | 第27-32页 |
二、建立行业组织加强媒体自律 | 第32-33页 |
三、宽松舆论环境倡导记者调查的独立性 | 第33页 |
第二节 采写中的问题 | 第33-41页 |
一、避免新闻失实 | 第34-35页 |
二、平衡报道原则 | 第35-36页 |
三、避免情感介入 | 第36-37页 |
四、注意证据保存 | 第37-39页 |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 | 第39页 |
六、提高记者素质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