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缘由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来源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1 有关城市拆迁改造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有关“过渡性居住”的研究 | 第13页 |
1.3 理论依据——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 | 第13-15页 |
1.3.1 芝加哥学派的空间理论 | 第14页 |
1.3.2 新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资料收集方法 | 第15-16页 |
1.4.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16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被拆迁居民“过渡性居住”的环境分析——以石家庄市东风小区为例 | 第18-23页 |
2.1 政策环境 | 第18-19页 |
2.2 社区环境和居民特点 | 第19-20页 |
2.3 对东风小区的介绍 | 第20-23页 |
第3章 被拆迁居民“过渡性居住”问题探索 | 第23-34页 |
3.1 经济负担加重 | 第23-25页 |
3.2 公共资源和服务获得困难 | 第25-27页 |
3.2.1 “过渡性居住”引起居民生活不便 | 第25-26页 |
3.2.2 边缘区域“过渡性居住”的负面影响 | 第26-27页 |
3.3 邻里社会资本断裂 | 第27-30页 |
3.4 社区认同与自我认同危机 | 第30-34页 |
3.4.1 居民新的社区归属感难以建立 | 第30-32页 |
3.4.2 自我认同危机 | 第32-34页 |
第4章 针对城市拆迁中“过渡性居住”问题的对策 | 第34-41页 |
4.1 针对“过渡性居住”问题的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 第34-38页 |
4.1.1 将“过渡性居住”困难家庭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 第35-36页 |
4.1.2 公租房政策对于解决“过渡性居住”问题的优势 | 第36-37页 |
4.1.3 公租房政策在解决“过渡性居住”问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37-38页 |
4.2 加强基层组织的功能,维系原邻里之间的联系 | 第38页 |
4.3 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建立社区网络平台 | 第38-41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1-45页 |
5.1 结论 | 第41-42页 |
5.2 思考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