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LSD1对结肠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目录第11-14页
缩略词第14-15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章 LSD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第17-28页
    1.1 前言第17页
    1.2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1.2.1 实验标本第18页
        1.2.2 仪器设备第18页
        1.2.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第18页
        1.2.4 主要试剂配制第18-19页
        1.2.5 实验方法第19页
        1.2.6 统计分析第19页
    1.3 结果第19-25页
        1.3.1 LSD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在结肠癌和对照组中的表达第19-22页
        1.3.2 LSD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第22-23页
        1.3.3 LSD1与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在结肠癌中表达的关系第23-24页
        1.3.4 LSD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的预后第24-25页
    1.4 讨论第25-27页
    1.5 小结第27-28页
第二章 LSD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细胞侵袭性的相关性第28-46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9-36页
        2.2.1 仪器设备第29-30页
        2.2.2 主要试剂、耗材、试剂盒第30-31页
        2.2.3 主要溶液配制第31-32页
        2.2.4 细胞系及培养条件第32页
        2.2.5 Realtime RT-PCR实验第32-34页
        2.2.6 细胞Western-bloting实验第34-35页
        2.2.7 体外Transwell侵袭实验第35页
        2.2.8 统计分析第35-36页
    2.3 结果第36-41页
        2.3.1 Real-time RT-PCR实验结果第36-37页
        2.3.2 Western-bloting实验结果第37-38页
        2.3.3 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结果第38-39页
        2.3.4 LSD1,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与细胞侵袭性的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2.4 讨论第41-45页
    2.5 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抑制LSD1的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第46-67页
    3.1 前言第46-4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8-56页
        3.2.1 仪器设备第48-49页
        3.2.2 主要试剂、耗材、试剂盒第49-50页
        3.2.3 主要溶液配制第50-52页
        3.2.4 细胞系及培养条件第52页
        3.2.5 人LSD1 RNAi质粒构建第52-53页
        3.2.6 细胞转染及转染效率观察第53-54页
        3.2.7 RT-PCR、Western-bloting、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第54页
        3.2.8 MTT细胞增殖实验第54页
        3.2.9 细胞凋亡实验第54-56页
    3.3第56-63页
        3.3.2第56-57页
        3.3.3 MT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不同浓度Tranylcypromine对SW620细胞生长的影响第57-58页
        3.3.4 MT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LSD1-siRNA、Tranylcypromine对SW620细胞生长的影响第58-59页
        3.3.5 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LSD1-siRNA、Tranylcypromine对SW620细胞侵袭性的影响第59-60页
        3.3.6 细胞凋亡实验检测LSD1-siRNA、Tranylcypromine对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第60-61页
        3.3.7 LSD1-siRNA、Tranylcypromine对SW620细胞中LSD1、E-cadherin、N-cadherin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1-63页
    3.4 讨论第63-66页
    3.5 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LSD1影响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机制的初步研究第67-81页
    4.1 前言第67-68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8-74页
        4.2.1 仪器设备第69页
        4.2.2 主要试剂、耗材、试剂盒第69-71页
        4.2.3 细胞株第71页
        4.2.4 主要溶液配制第71-72页
        4.2.5 HumanE E-cadherin(CDH1)启动子区域引物第72-73页
        4.2.6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第73-74页
        4.2.7 统计分析第74页
    4.3 结果第74-77页
        4.3.1 LSD1蛋白与E-cadherin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丰度第74-76页
        4.3.2 E-cadherin启动子区域H3K4me2的表达水平第76-77页
    4.4 讨论第77-80页
    4.5 小结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3页
综述(一)第9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综述(二)第105-12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研究--以天主教文人和新教文人为中心(1868-1919)
下一篇:MiR-205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