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论文创新 | 第20-22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第22-30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人口老龄化 | 第22页 |
2.1.2 家庭养老 | 第22-23页 |
2.1.3 土地养老 | 第23-24页 |
2.1.4 养老模式 | 第24页 |
2.2 基本理论支撑 | 第24-28页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4-26页 |
2.2.2 社会形态理论 | 第26-27页 |
2.2.3 脆弱群体理论 | 第27-28页 |
2.3 总结国外文献综述得出的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青岛市农村养老现状分析 | 第30-46页 |
3.1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 第30-36页 |
3.1.1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30-31页 |
3.1.2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 第31-35页 |
3.1.3 青岛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 青岛农村养老现状 | 第36-39页 |
3.2.1 农村养老政策现状 | 第36-38页 |
3.2.2 青岛农村养老资源来源途径 | 第38-39页 |
3.3 青岛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 第39-46页 |
3.3.1 青岛农村地区仍存在老龄化人群生活困难问题 | 第39-40页 |
3.3.2 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非常浅薄 | 第40-41页 |
3.3.3 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未富先老的情况 | 第41-42页 |
3.3.4 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受到冲击 | 第42-43页 |
3.3.5 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显露其社会负面影响 | 第43-44页 |
3.3.6 青岛地区农村与城镇社会福利差距过大 | 第44-46页 |
4 国外典型农村居民养老经验与启示 | 第46-49页 |
4.1 国外农村居民养老经验 | 第46-48页 |
4.1.1 德国农村居民养老情况 | 第46页 |
4.1.2 日本农村居民养老情况 | 第46-47页 |
4.1.3 法国农村居民养老情况 | 第47页 |
4.1.4 瑞典农村居民养老情况 | 第47-48页 |
4.2 国外农村居民养老所得到的启示 | 第48-49页 |
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青岛市农村养老模式设计 | 第49-56页 |
5.1 社会福利加权指数和社会福利贫困加权指数 | 第49-54页 |
5.1.1 社会福利加权指数 | 第49-50页 |
5.1.2 社会福利贫困加权指数 | 第50-52页 |
5.1.3 社会福利加权指数和社会福利加权贫困指数的应用 | 第52-54页 |
5.2 决定青岛农村养老方式的因素 | 第54-55页 |
5.3 以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为基础带动其他农村养老方式加入的养老模式设计 | 第55-56页 |
6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青岛市农村养老的对策建议 | 第56-61页 |
6.1 加强政策倾向投入力度 | 第56-57页 |
6.2 加强财政投入力度 | 第57页 |
6.3 政府加强多途径农村养老宣传力度 | 第57-58页 |
6.4 扶助家庭养老合理利用内部资源 | 第58-59页 |
6.5 积极引入商业保险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 第59-61页 |
7 结论总结以及展望 | 第61-63页 |
7.1 结论总结 | 第61页 |
7.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