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选择方向回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及对轮回亲本的改良效果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37页
   ·玉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的必要性第12-17页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类型第12-13页
     ·玉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的必要性第13-14页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7页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方法第17-28页
     ·回交法第17-23页
       ·回交法的形成及改良原理第17页
       ·回交法的特点第17-18页
       ·回交法的几种衍生法第18-21页
       ·回交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第21-23页
     ·群体改良法第23-27页
       ·群体改良的概念与方法第23-24页
       ·群体改良基础种质的选择第24页
       ·国内群体改良研究进展第24-27页
     ·其他方法第27-28页
   ·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32页
     ·遗传多样性概述第28-29页
     ·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9-32页
       ·分子标记类型第29-30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0-32页
   ·配合力研究与应用第32-37页
     ·配合力概念第32页
     ·配合力研究的方法第32-35页
     ·配合力研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第35-37页
2 目的与意义第37-38页
3 材料与方法第38-43页
   ·田间试验第38-40页
     ·供试材料与试验病菌第38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38-40页
     ·性状考察第40页
   ·室内分析第40-41页
     ·供试材料第40页
     ·DNA提取与检测第40页
     ·扩增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0-41页
   ·统计分析第41-43页
     ·田间试验资料统计分析第41-42页
       ·79个回交后代株系、两个供体和轮回亲本R08田间出苗率及大斑病抗性指标统计分析第41页
       ·测交种的统计分析第41-42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42页
     ·室内实验资料统计分析第42-4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43-65页
   ·田间出苗率及大斑病抗性第43-49页
     ·差异显著性检验第43页
     ·田间出苗率的多重比较第43-44页
     ·病情指数的多重比较第44-49页
   ·配合力分析第49-55页
     ·组合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第49页
     ·配合力方差分析第49-50页
     ·一般配合力分析第50-54页
     ·特殊配合力分析第54-55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55-57页
     ·分类对照优势分析第55页
     ·统一对照优势分析第55-57页
   ·79个回交后代株系、2个供体和轮回亲本R08的SSR分析第57-65页
     ·SSR标记检测结果第57-59页
     ·供试材料间基因型分析第59-61页
     ·遗传相似系数比较第61-63页
     ·聚类分析第63-65页
5 讨论与结论第65-68页
   ·两种不同选择方向回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第65-66页
   ·两种不同选择方向对回交后代出苗率和大斑病抗性的改良效应第66-67页
   ·两种不同选择方向对回交后代配合力的影响第67页
   ·回交改良育种中后代选择方式和育种策略的探讨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eta-QTL的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在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下一篇: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玉米抗纹枯病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