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玉米抗纹枯病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9页
   ·玉米纹枯病病原及发病症状第10-11页
   ·玉米纹枯病的致病机理第11页
   ·纹枯病的抗性机制第11-12页
     ·纹枯病抗性的生理学机制第11-12页
     ·纹枯病抗性的分子机制第12页
   ·玉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第12-13页
   ·抗纹枯病QTL定位研究现状第13-14页
   ·QTL精细定位第14-15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15-17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第15页
     ·MAS育种方法第15-17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第17页
   ·立题思想第17-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供试材料第19页
   ·病菌培养与田间抗性鉴定第19页
     ·带菌麦粒制备第19页
     ·田间抗性鉴定第19页
   ·材料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第19-20页
   ·群体基因型分析第20-22页
     ·SSR标记的PCR扩增第20页
     ·SSR标记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0-22页
   ·图谱构建和QTL分析方法第22-23页
     ·建立数据库第22页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第22页
     ·QTL定位和效应分析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4页
   ·田间数据分析第23-25页
     ·方差分析第23-24页
     ·相关性分析第24-25页
   ·连锁图谱构建第25-30页
     ·群体基因型检测第25-30页
     ·连锁图谱构建第30页
   ·玉米抗纹枯病及相关性状QTL分析第30-44页
     ·利用病情指数进行抗病QTL定位第30-34页
     ·利用病斑高进行抗病QTL定位第34-37页
     ·穗位高的QTL定位分析第37-39页
     ·株高的QTL定位分析第39-44页
4 讨论第44-50页
   ·玉米抗纹枯病,穗位高和株高相关QTL的比较第44-45页
   ·玉米纹枯病的抗性鉴定第45-46页
   ·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株高、穗位高等性状的关系第46-48页
     ·性状之间的相关第46-47页
     ·QTL的特殊分布第47-48页
   ·抗纹枯病育种第48-50页
     ·常规育种第48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48-49页
     ·转基因育种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选择方向回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及对轮回亲本的改良效果
下一篇:小麦苗期抗旱相关形态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和Lr1基因在小麦骨干亲本衍生系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