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依据 | 第12-13页 |
| ·政策依据 | 第12-13页 |
| ·现实依据 | 第13页 |
| ·国内外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 ·关于国外学生社团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 ·关于国内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大学生社团的基本概况 | 第17-20页 |
| ·大学生社团的概念以及性质界定 | 第17-18页 |
| ·大学生社团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 ·大学生社团的性质 | 第17-18页 |
|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规模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 第20-24页 |
| ·我国早期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的实例 | 第20页 |
|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20-24页 |
| ·价值导向功能 | 第21页 |
| ·素质拓展功能 | 第21-22页 |
| ·凝聚激励功能 | 第22页 |
| ·制度约束功能 | 第22-23页 |
| ·规范同化功能 | 第23页 |
| ·调节转化功能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 | 第24-28页 |
| ·相关理论研究不足 | 第24-25页 |
| ·党团组织和职能部门扶持力度不大 | 第25页 |
|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 ·服务意识不强 | 第25-26页 |
| ·指导水平不高 | 第26页 |
| ·业务素质不硬 | 第26页 |
| ·大学生社团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组织成员单一 | 第26页 |
| ·活动形式单一 | 第26页 |
| ·指导成员单一 | 第26页 |
| ·硬件设施欠缺 | 第26-27页 |
| ·整体发展水平失衡 | 第27-28页 |
| 第五章 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和措施 | 第28-36页 |
| ·加强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28-29页 |
| ·树立创新意识,探索学生社团发展的新思路 | 第28页 |
| ·增强引导意识,坚持学生社团发展的方向 | 第28-29页 |
| ·强化时代意识,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趋势 | 第29页 |
| ·加强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 第29-36页 |
| ·加强党委对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扶持力度 | 第29-31页 |
| ·加强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支持力度 | 第31-32页 |
| ·加强社团联合会对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管理和服务保障 | 第32-33页 |
| ·深入挖掘各类社团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特色思想政治教育 | 第33-36页 |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