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货物运输论文--集装箱化运输、托盘、载车运输论文

多式联运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1 论文主要内容第13-14页
        1.3.2 论文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集装箱多式联运基本理论第15-25页
    2.1 集装箱多式联运基本概念第15-16页
        2.1.1 集装箱及集装箱运输第15页
        2.1.2 集装箱多式联运定义第15-16页
    2.2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特征第16-18页
    2.3 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概念及基本要素第18-19页
        2.3.1 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定义第18页
        2.3.2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网络组成要素第18-19页
    2.4 集装箱运输方式第19-22页
        2.4.1 集装箱运输方式特点第19-21页
        2.4.2 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第21-22页
    2.5 集装箱公铁联运作业过程第22-24页
        2.5.1 门到门运输作业过程第22页
        2.5.2 站到站运输作业过程第22-23页
        2.5.3 站到门运输作业过程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成本分析第25-33页
    3.1 运输成本基本概念第25页
    3.2 集装箱多式联运运价计算方法第25-30页
        3.2.1 集装箱公铁联运运价构成第26-27页
        3.2.2 集装箱铁路运价费用第27-28页
        3.2.3 集装箱公路运价费用第28-29页
        3.2.4 集装箱多式联运装卸成本第29-30页
    3.3 集装箱多式联运运价制定策略分析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铁路集装箱参与多式联运SWOT分析第33-42页
    4.1 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s)第33-35页
        4.1.1 强大的铁路运输网络第33页
        4.1.2 完备的集装箱运输设备第33页
        4.1.3 较完备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信息系统第33-34页
        4.1.4 大宗货物的运输占有优势第34页
        4.1.5 集装箱场站占据物流中心的位置优势第34-35页
    4.2 内部劣势分析(Weakness)第35-38页
        4.2.1 铁路集装箱场站办理能力不足第35页
        4.2.2 产品与市场间的对接不够紧密第35-36页
        4.2.3 时效性较难保证第36-37页
        4.2.4 铁路系统内部存在竞争第37-38页
        4.2.5 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第38页
        4.2.6 与其他多式联运子系统协调性差第38页
    4.3 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y)第38-40页
        4.3.1 广阔的市场空间第38-39页
        4.3.2 开放的市场经营环境第39页
        4.3.3 国家政策对物流业的大力支持第39-40页
    4.4 外部挑战分析(Threat)第40-41页
        4.4.1 运价竞争第40页
        4.4.2 时效竞争第40页
        4.4.3 服务竞争第40页
        4.4.4 人才竞争第40-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战略选择及相应策略第42-53页
    5.1 优势——机会战略(SO战略)第42-44页
        5.1.1 采取竞争、合作战略第42-44页
        5.1.2 保持既有运输产品优势并开发行产品第44页
    5.2 劣势——机会战略(WO战略)第44-46页
        5.2.1 提升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第44-46页
        5.2.2 建设机制完善的信息系统第46页
    5.3 优势——挑战战略(ST战略)第46-49页
        5.3.1 实施新定位战略和品牌战略第46-47页
        5.3.2 与客户进行战略合作第47-48页
        5.3.3 培育核心竞争力第48页
        5.3.4 落实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48-49页
    5.4 劣势——挑战战略(WT战略)第49-51页
        5.4.1 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及人才培养第49-50页
        5.4.2 实施质量战略第50页
        5.4.3 调整产品结构第50页
        5.4.4 铁路服务意识第50-51页
    5.5 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策略第51页
    5.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NSS的高铁轨道变形监测关键算法研究
下一篇:中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