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4“国内外政府债务风险研究文献”的述评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论文的创新 | 第15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5-17页 |
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相关概念以及形成机理 | 第17-22页 |
2.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概念 | 第18页 |
2.2 基于财政分权理论的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第18-20页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8页 |
2.2.2 事权财权不匹配,导致地方债务的产生 | 第18-19页 |
2.2.3 地方政府缺乏收入自主权 | 第19-20页 |
2.3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债务分险形成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2.3.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页 |
2.3.2 忽视了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的特性 | 第20-21页 |
2.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第21-22页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2.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21页 |
2.4.3 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21-22页 |
3 美日地方公债风险控制的启示 | 第22-27页 |
3.1 美国的地方公债制度 | 第22-23页 |
3.1.1 地方政府举债的方式 | 第22页 |
3.1.2 地方政府公债的资金来源 | 第22页 |
3.1.3 地方政府债务的用途 | 第22-23页 |
3.1.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 | 第23页 |
3.2 日本的地方公债制度 | 第23-24页 |
3.2.1 地方政府举债的方式 | 第23页 |
3.2.2 地方政府公债的资金来源 | 第23-24页 |
3.2.3 地方政府债务的用途 | 第24页 |
3.2.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 | 第24页 |
3.3 美日地方公债风险控制的的启示 | 第24-27页 |
4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现状及风险类型 | 第27-36页 |
4.1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 | 第27-31页 |
4.1.1 新增政府举债权,剥离融资平台 | 第27-28页 |
4.1.2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和限额管理 | 第28-29页 |
4.1.3 实施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机制 | 第29页 |
4.1.4 化解历史性债务 | 第29-30页 |
4.1.5 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共担风险 | 第30-31页 |
4.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类型 | 第31-36页 |
4.2.1 融资风险 | 第32-33页 |
4.2.2 违约风险 | 第33-34页 |
4.2.3 结构风险 | 第34-35页 |
4.2.4 效益风险 | 第35页 |
4.2.5 社会风险 | 第35-36页 |
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证分析以及评定 | 第36-48页 |
5.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5.1.1 债务规模风险分析 | 第37-40页 |
5.1.2 债务结构风险分析 | 第40-43页 |
5.1.3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3-45页 |
5.1.4 应债能力分析 | 第45-47页 |
5.2 地方政府债务指标体系综合风险 | 第47-48页 |
6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 | 第48-54页 |
6.1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 第48-51页 |
6.1.1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市场 | 第48-49页 |
6.1.2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监督 | 第49-50页 |
6.1.3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机制 | 第50-51页 |
6.2 推进实施地方政府债务新政,化解现实债务风险 | 第51-54页 |
6.2.1 加强政府债务预算制度体系建设 | 第51-52页 |
6.2.2 加强地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 | 第52页 |
6.2.3 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制度建设 | 第52-53页 |
6.2.4 评级市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