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均衡度可调谐的双频微腔激光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双频激光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 双频激光器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二极管泵浦微腔激光器工作原理分析 | 第19-35页 |
2.1 激光增益介质 | 第20-21页 |
2.2 泵浦光激励机制 | 第21-24页 |
2.2.1 二极管工作特性 | 第21-22页 |
2.2.2 二极管抽运方案 | 第22-23页 |
2.2.3 自聚焦光学系统 | 第23-24页 |
2.3 光学谐振腔理论 | 第24-28页 |
2.3.1 光学谐振腔的模式 | 第24-26页 |
2.3.2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 第26-27页 |
2.3.3 激光器的腔模选择 | 第27-28页 |
2.4 速率方程理论 | 第28-33页 |
2.4.1 四能级系统粒子跃迁特性 | 第28-29页 |
2.4.2 四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组 | 第29-32页 |
2.4.3 双频激光信号的运行机制 | 第32-33页 |
2.5 激光器工作特性 | 第33-34页 |
2.5.1 抽运阈值 | 第33-34页 |
2.5.2 输出功率 | 第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微腔激光器输出光谱的温度特性研究 | 第35-48页 |
3.1 阈值附近激光器输出光谱 | 第35-42页 |
3.2 双频激光光谱的温度特性 | 第42-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双频激光功率均衡度的温度特性研究 | 第48-58页 |
4.1 激光增益介质发射截面谱的温度特性 | 第49-53页 |
4.2 双频激光信号相对强度比变化的原理 | 第53-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