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导论 | 第14-26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五、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24-2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第26-40页 |
一、大学生创业的内涵和外延 | 第26-29页 |
(一) 创业的定义 | 第26-27页 |
(二) 大学生创业的具体特征 | 第27-29页 |
二、关于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解读 | 第29-32页 |
(一) 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范围 | 第29页 |
(二) 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类型 | 第29-32页 |
三、大学生创业需求及其特点 | 第32-34页 |
(一) 大学生创业需求的界定 | 第32-33页 |
(二) 大学生创业需求的特点 | 第33-34页 |
四、理论支撑 | 第34-40页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4-36页 |
(二) 政府职能理论 | 第36-39页 |
(三) 公共政策理论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创业需求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三所高校的实证分析 | 第40-57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40-42页 |
(一) 研究手段与研究对象 | 第40-41页 |
(二) 研究指标的设立 | 第41-42页 |
(三) 问卷回收及资料收集 | 第42页 |
二、大学生创业需求问卷调查分析 | 第42-50页 |
(一) 创业领域的选择 | 第43-44页 |
(二) 创业行为的认知 | 第44-46页 |
(三) 创业的自我评价 | 第46-50页 |
三、大学生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的满意度研究 | 第50-57页 |
(一) 创业政策的制定 | 第50-51页 |
(二) 创业政策的执行 | 第51-53页 |
(三) 创业资金的募集 | 第53-54页 |
(四) 创业教育的指导 | 第54-56页 |
(五) 创业信息的反馈 | 第56-57页 |
第三章 当前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57-72页 |
一、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发展变化及成效 | 第57-61页 |
(一)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变化过程 | 第57-61页 |
(二) 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目前为止取得的成效 | 第61页 |
二、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61-67页 |
(一) 政策的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2-64页 |
(二) 政策的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三) 政策的监督和反馈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三、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的原因分析 | 第67-72页 |
(一) 创业环境不佳 | 第67-69页 |
(二) 创业者自身问题未得到政府有效重视 | 第69-70页 |
(三) 政府对大学生需求信息的采集不到位 | 第70页 |
(四) 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到位 | 第70-71页 |
(五) 创业政策的完整体系尚未形成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基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政府扶持政策改善路径 | 第72-86页 |
一、政策的制定层面 | 第72-76页 |
(一) 完善各项政策,增强可操作性 | 第72-75页 |
(二) 逐步放宽政策限制,降低政策门槛 | 第75页 |
(三) 强化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第75-76页 |
二、政策的执行层面 | 第76-83页 |
(一) 外部的环境建设 | 第77-79页 |
(二) 完善政策体系内部的组织协调 | 第79-83页 |
三、监督、问责、沟通和反馈机制层面 | 第83-86页 |
(一) 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制度 | 第83-84页 |
(二) 反馈和沟通机制的建立 | 第84-86页 |
结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