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风冷热泵在温和地区全年节能及热力性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我国能源现状第12-13页
        1.1.2 热泵的发展概况第13-15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5-22页
        1.2.1 机组部件第16-17页
        1.2.2 系统结构及性能第17-19页
        1.2.3 所用工质第19-20页
        1.2.4 除霜问题第20-22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22页
        1.3.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风冷热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应用现状第24-41页
    2.1 热泵系统的分类第24-31页
        2.1.1 按工作原理分类第24-27页
        2.1.2 按照驱动热泵所用能源种类分类第27页
        2.1.3 按照热泵制取热能的温度分类第27页
        2.1.4 按照载热介质分类第27-29页
        2.1.5 按热泵与低温热源、高温热源的耦合方式分类第29-30页
        2.1.6 按照热源获取来源的种类分类第30-31页
    2.2 风冷热泵系统运行原理分析第31-36页
    2.3 风冷热泵系统的特点第36-37页
    2.4 风冷热泵系统在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应用情况第37-41页
        2.4.1 我国建筑气候区域划分第37-38页
        2.4.2 典型气候区风冷热泵的应用情况第38-41页
第三章 风冷热泵系统的现场测试第41-54页
    3.1 测试条件与时间第41-43页
        3.1.1 昆明地区的气象参数第41-43页
        3.1.2 昆明的气候特点第43页
        3.1.3 测试时间第43页
    3.2 测试方案第43-51页
        3.2.1 测试目的与原理第43-45页
        3.2.2 测点布置方案第45-46页
        3.2.3 测试参数及仪器第46-51页
    3.3 测试对象第51-54页
        3.3.1 测试地点及试验台搭建第51-52页
        3.3.2 热泵机组参数第52-54页
第四章 风冷热泵在各使用工况下热力性能分析第54-65页
    4.1 测试机组所用制冷剂对性能的影响第54-56页
        4.1.1 制冷剂R410a与R22的比较第54-55页
        4.1.2 风冷热泵各个季节条件下的环境状况第55-56页
    4.2 空调季实验测试结果热力性能分析第56-59页
        4.2.1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COP的影响第56-57页
        4.2.2 环境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7页
        4.2.3 机组出水口供冷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4.2.4 制冷工况下制冷的瞬时性能第58-59页
        4.2.5 变流量工况下系统制冷性能第59页
    4.3 采暖季实验测试结果热力性能分析第59-62页
        4.3.1 室外环境温度对制热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3.2 制热性能随环境温度的瞬时变化第61页
        4.3.3 变流量对制热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4.3.4 最冷月的机组运行状况第62页
    4.4 过渡季实验测试结果热力性能分析第62-64页
    4.5 该系统的综合性能分析第64-65页
第五章 综合效益评价第65-76页
    5.1 经济效益评价第65-72页
        5.1.1 回收期第66页
        5.1.2 现值法第66页
        5.1.3 年值法第66-67页
        5.1.4 本系统的经济性评价第67-72页
    5.2 节能及环境效益评价第72-74页
        5.2.1 机组产生的温室效应第72-73页
        5.2.2 机组节能和排放量第73-74页
    5.3 结论分析第74-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9页
    6.1 所得结论与创新点第76-77页
        6.1.1 所得结论第76-77页
        6.1.2 创新点第77页
    6.2 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性能为导向的寒冷地区文化建筑的绿色设计研究--以孟州市文化中心建筑设计为例
下一篇:钢—混凝土组合梁收缩徐变效应的微分方程求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