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性能为导向的寒冷地区文化建筑的绿色设计研究--以孟州市文化中心建筑设计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9-10页 |
1.2.1 重要概念的说明 | 第9-10页 |
1.2.2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4.1 性能导向设计的发展史 | 第11-13页 |
1.4.2 性能导向设计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3 性能导向设计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1.5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体系和评价内容研究 | 第17-19页 |
1.5.1 简析代表性评价体系 | 第17-18页 |
1.5.2 代表性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比较 | 第18-19页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9-21页 |
1.6.1 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1.6.2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与文化建筑环境研究 | 第21-29页 |
2.1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 | 第21页 |
2.2 寒冷地区文化建筑环境需求 | 第21-23页 |
2.2.1 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发展 | 第22页 |
2.2.2 寒冷地区文化建筑环境需求 | 第22-23页 |
2.3 寒冷地区文化建筑适宜生态策略和适宜技术 | 第23-24页 |
2.4 寒冷地区文化建筑性能目标建立 | 第24-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以性能为导向的绿色设计方法 | 第29-37页 |
3.1 场地设计 | 第29-30页 |
3.2 建筑功能和空间设计 | 第30-31页 |
3.2.1 建筑形体与功能空间 | 第30页 |
3.2.2 功能空间的互相利用 | 第30-31页 |
3.3 室内环境设计 | 第31-33页 |
3.3.1 光环境设计 | 第31页 |
3.3.2 风环境设计 | 第31-32页 |
3.3.3 热环境设计 | 第32-33页 |
3.3.4 综合设计 | 第33页 |
3.4 细部设计 | 第33-35页 |
3.4.1 门窗开口尺寸 | 第33-34页 |
3.4.2 材料的颜色和特性 | 第34页 |
3.4.3 遮阳构件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研究型建筑设计实践 | 第37-55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37-39页 |
4.2 对当地气候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分析 | 第39-42页 |
4.3 建立性能目标 | 第42-46页 |
4.4 场地设计 | 第46-48页 |
4.5 建筑功能和空间设计 | 第48-49页 |
4.6 室内环境设计 | 第49-52页 |
4.7 细部设计 | 第52-5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3-65页 |
附录B:图片索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