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以三大沿海经济区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一) 劳动关系的涵义 | 第10页 |
(二) 劳动关系理论的演进与派别 | 第10-11页 |
(三)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 | 第11-13页 |
(四) 劳动关系类型 | 第13-14页 |
二、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三) 文献综述述评 | 第18-19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五、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 | 第21-26页 |
一、劳资关系紧张时期 | 第21-22页 |
二、劳资关系转型时期 | 第22-23页 |
三、劳资关系趋缓时期 | 第23-24页 |
四、启示 | 第24-26页 |
(一) 小结 | 第24-25页 |
(二) 对中国的启示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效应 | 第26-37页 |
一、库兹涅茨效应及应用 | 第26页 |
(一) 库兹涅茨效应 | 第26页 |
(二) 环境库兹涅茨效应 | 第26页 |
二、劳动关系变化的库兹涅茨效应 | 第26-28页 |
(一) 社会结构效应 | 第27-28页 |
(二) 社会需求效应 | 第28页 |
三、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现状 | 第28-30页 |
四、三大沿海经济区劳动关系现状 | 第30-32页 |
五、三大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 第32-37页 |
(一) 企业类型差异 | 第33-35页 |
(二) 劳动者素质差异 | 第35页 |
(三) 政府态度立场差异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实证部分 | 第37-43页 |
一、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 | 第37-38页 |
(一) 因变量 | 第37页 |
(二) 自变量 | 第37页 |
(三) 控制变量 | 第37-38页 |
二、变量数据说明 | 第38-39页 |
三、实证结果及讨论 | 第39-41页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一、结论 | 第43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一) 健全工会职能 | 第44-45页 |
(二) 实现政府角色的调整 | 第45-46页 |
(三) 引入NGO调解机制 | 第46页 |
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