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

“自然”的民间叙事与历史记忆—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的生态解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0.1 选题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意义第10页
        0.1.1 研究价值第10页
        0.1.2 研究意义第10页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1-13页
        0.3.1 有关生态伦理的研究第11-13页
        0.3.2 民间叙事的生态思想研究第13页
    0.4 创新点与不足第13-15页
        0.4.1 创新点第13-14页
        0.4.2 研究不足第14-15页
1 何钧佑家传口承叙事的传承背景第15-19页
    1.1 何钧佑及其故事传承谱系第15-16页
    1.2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的价值第16-19页
2 锡伯族先民生态思维产生的动因第19-27页
    2.1 自然生态区位第19-24页
        2.1.1 地理位置第19-21页
        2.1.2 自然环境第21-22页
        2.1.3 资源构成第22-24页
    2.2 生存方式第24-25页
    2.3 生态区位与锡伯族长篇口承叙事第25-27页
3 锡伯族生态思维的传统思想资源第27-34页
    3.1 “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生态观第27-28页
    3.2 锡伯族先民的历史记忆与生态思想第28-29页
    3.3 “万物有灵”与动物崇拜第29-34页
        3.3.1 生态存续与“万物有灵”第30-31页
        3.3.2 萨满教与动物崇拜第31-34页
4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叙事中的生态认知第34-47页
    4.1 打围:锡伯先民的经济生活第34-39页
        4.1.1 打围子过程的程式化第34-36页
        4.1.2 对动物习性的认知第36-39页
    4.2 养马:游牧文化的符号与象征第39-43页
        4.2.1 马的作用及驯养第40-41页
        4.2.2 马的圈养第41-42页
        4.2.3 马神海尔堪的崇拜第42-43页
    4.3 锡伯先民的日常生活第43-47页
5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叙事中的生态伦理观解读第47-55页
    5.1 锡伯族先民的生态伦理观念第47-50页
    5.2 “人神互易”的生态伦理思想第50-51页
    5.3 民间叙事中生态思维的哲学意蕴第51-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蔡元放小说评点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论“厚”范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