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二、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蔡元放的历史小说理论 | 第17-27页 |
第一节 蔡元放与冯梦龙历史小说理论比较 | 第17-22页 |
第二节 蔡元放历史小说理论的影响 | 第22-27页 |
一、 蔡元放历史小说理论对《东周列国志》传播的影响 | 第23-25页 |
二、 蔡元放历史小说理论对《东周列国志》评价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蔡元放对《水浒后传》的改订 | 第27-41页 |
第一节 改订回目 | 第27-31页 |
第二节 改订正文 | 第31-41页 |
一、 改订原文使语言通俗合理、结构紧密 | 第31-34页 |
二、 改订原文使情节更加合理 | 第34-36页 |
三、 改订原文使情节更加曲折 | 第36-37页 |
四、 改订原文凸显主旨 | 第37-38页 |
五、 其他改订 | 第38-41页 |
第三章 蔡元放的续书理论 | 第41-53页 |
第一节 蔡元放对陈忱续书理论的继承 | 第41-45页 |
一、 续书创作动机、主旨应从前书而来 | 第41-43页 |
二、 续书应合理续写前书人物、情节 | 第43-45页 |
第二节 蔡元放对陈忱续书理论的发展 | 第45-53页 |
一、 续书应对前书做呼应、补充 | 第45-49页 |
二、 续书可以变通前书不合理处 | 第49-51页 |
三、 续书结构应较前书有所创新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