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劳死”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过劳死"的概念与认定 | 第11-14页 |
(一) "过劳"的定义 | 第11页 |
(二) "过劳死"的定义 | 第11-12页 |
(三) "过劳死"的认定 | 第12-14页 |
二、"过劳死"的法律性质界定 | 第14-19页 |
(一) 几种主要学说及评析 | 第14-17页 |
1. 职业病说 | 第14-15页 |
2. 工伤说 | 第15-16页 |
3. 侵权说 | 第16页 |
4. 工伤与侵权竞合说 | 第16-17页 |
(二) 本文观点 | 第17-19页 |
三、我国"过劳死"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 第19-23页 |
(一) 我国"过劳死"问题的现状 | 第19-20页 |
(二) 我国"过劳死"的成因分析 | 第20-23页 |
1. 社会文化因素 | 第20-21页 |
2. 法律制度因素 | 第21-23页 |
四、我国"过劳死"法律规制的构建与完善 | 第23-29页 |
(一) "过劳死"的救济 | 第24-26页 |
1. 明确性质认定与归责原则 | 第24-26页 |
2. 保障民事判决的执行 | 第26页 |
(二) 构建预防机制 | 第26-29页 |
1. 完善劳动者休息权立法 | 第26-27页 |
2. 完善相关配套保障制度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