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影像诊断学论文--核磁共振成像论文

针刺不同穴位对思虑过度状态脑功能磁共振影响的研究

提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第9-13页
引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针刺调节思虑过度状态的穴位比较研究第16-67页
    一、研究方法第18-25页
        (一) 病例选择第18-19页
        (二) 病例来源第19页
        (三) 任务态fMRI扫描操作方法第19-22页
        (四) 任务态fMRI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2-24页
        (五) 统计方法第24页
        (六) 受试者权益保护第24页
        (七) 质量控制与保证第24-25页
    二、研究结果第25-55页
        (一) 一般资料第25页
        (二) 大陵穴组试验结果ReHo分析第25-30页
        (三) 神门穴组试验结果ReHo分析第30-34页
        (四) 内关穴组试验结果ReHo分析第34-47页
        (五) 非穴位点组试验结果ReHo分析第47-55页
    三、四组穴位比较研究结果分析第55-67页
        (一) 大陵穴组结果分析第55-59页
        (二) 神门穴组结果分析第59-60页
        (三) 内关穴组结果分析第60-62页
        (四) 非穴位点组结果分析第62-64页
        (五) 四组穴位脑功能磁共振对照情况第64-65页
        (六) 小结第65-67页
第二部分 针刺大陵穴对思虑过度状态与非思虑过度状态激活脑区的差异分析第67-78页
    一、研究方法第67页
        (一) 病例来源第67页
        (二) 任务态fMRI扫描操作方法第67页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第67页
    二、研究结果第67-76页
        (一) 一般资料第67-68页
        (二) 非思虑过度状态组针刺大陵穴ReHo分析第68-76页
    三、思虑过度状态组与非思虑过度状态组对比研究情况第76-78页
        (一) 思虑过度状态组与非思虑过度状态组针刺前后脑区变化对照情况第76-77页
        (二)小结第77-78页
讨论第78-100页
    一、本研究相关穴位述要第78-83页
        (一) 大陵穴第78-80页
        (二) 神门穴第80-81页
        (三) 内关穴第81-82页
        (四) 非穴位点第82-83页
        (五) 非思虑过度状态组大陵穴第83页
    二、思虑过度状态相关研究探讨第83-91页
        (一) 思虑过度状态的提出及内涵界定第83-85页
        (二) 思虑过度状态症状和体征特点第85-86页
        (三) 思虑过度状态气机结滞五大因子第86-87页
        (四) 思虑过度状态的分类第87页
        (五) 思虑过度状态特色诊查手段第87-89页
        (六) 古代文献:“思虑”相关穴位概述第89-91页
    三、脑功能磁共振研究概述第91-93页
        (一)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第91-92页
        (二)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穴位研究中的应用第92-93页
    四、穴位比较研究结果探讨第93-98页
        (一) 不同经脉经穴具有疗效特异性第94-95页
        (二) 相同经脉的不同经穴具有疗效特异性第95-96页
        (三) 经穴对比非穴位点具有疗效特异性第96-97页
        (四) 针刺后效应探讨第97-98页
    五、针刺大陵穴对思虑过度状态组与非思虑过度状态组脑功能ReHo分析第98-100页
结语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6页
综述第11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2-127页
附录第127-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查新报告第135-148页
论文著作第148-186页
详细摘要第186-193页

论文共1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来源虾青素的分离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四驱汽车动力分配关键部件结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