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多跨矮塔斜拉桥长期受力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矮塔斜拉桥发展概述第10-12页
    1.3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2章 八里湖大桥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第18-46页
    2.1 工程背景第18-21页
    2.2 运营期收缩徐变效应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1-22页
    2.3 八里湖大桥收缩徐变效应理论分析第22-33页
        2.3.1 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第22-23页
        2.3.2 运营期收缩徐变对桥梁影响第23-33页
    2.4 八里湖大桥温度效应分析第33-37页
        2.4.1 温度效应的计算原理第33页
        2.4.2 温度效应计算结果第33-37页
    2.5 八里湖大桥长期监测桥面线形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第37-45页
        2.5.1 测点布置第38-40页
        2.5.2 八里湖大桥长期监测主梁标高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第40-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模型修正理论及方法第46-62页
    3.1 模型修正中的力学反问题第46页
    3.2 有限元模型建模及确定原则第46-47页
    3.3 待修正参数的选取第47-50页
        3.3.1 参数选择的原则第47页
        3.3.2 待修正参数选择的方法第47页
        3.3.3 直接求导法第47-50页
    3.4 目标函数的构造第50-54页
        3.4.1 目标函数第50-51页
        3.4.2 目标函数的构造第51-52页
        3.4.3 基于静力特性的目标函数第52页
        3.4.4 基于动力特性的目标函数第52-53页
        3.4.5 联合静动力特性的目标函数第53-54页
    3.5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54-61页
        3.5.1 算法原理第54-55页
        3.5.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第55-56页
        3.5.3 算法中的参数分析第56-57页
        3.5.4 粒子群算法流程第57页
        3.5.5 粒子群算法分析第57页
        3.5.6 算例第57-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基于静动力的八里湖大桥有限元模型修正第62-80页
    4.1 静力试验第62-65页
        4.1.1 加载设备及试验荷载的确定第62-63页
        4.1.2 试验原则及终止条件第63页
        4.1.3 主桥测试断面和测点布置第63-64页
        4.1.4 试验工况第64页
        4.1.5 试验结果第64-65页
    4.2 动力试验第65-66页
    4.3 八里湖大桥有限元模型修正第66-79页
        4.3.1 静动力响应初始值第66-68页
        4.3.2 参数灵敏度分析第68-70页
        4.3.3 八里湖大桥模型修正目标函数第70-71页
        4.3.4 八里湖大桥有限元模型修正及结果第71-78页
        4.3.5 对修正结果的讨论第78-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多点激励的桥梁结构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平台开发
下一篇:深部隧道稳健试验设计及支护围岩稳健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