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 养殖刺参病原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2. 刺参体腔液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3. 刺参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4. 基因表达谱 | 第17-18页 |
5.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第18-19页 |
6. 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 | 第19-20页 |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刺参体腔液细胞转录组测序 | 第22-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1.2 主要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40页 |
2.1 刺参攻毒感染结果 | 第27页 |
2.2 总RNA提取及文库构建 | 第27-30页 |
2.3 测序数据预处理 | 第30-31页 |
2.4 数据拼接组装 | 第31-32页 |
2.5 基因注释 | 第32-34页 |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8页 |
2.7 SSR、SNP的检测 | 第38-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不同抗病力刺参体腔液基因的表达谱构建及抗刺参灿烂弧菌免疫相关基因筛选 | 第42-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2. 实验结果 | 第44-57页 |
2.1 刺参潜在的抗灿烂弧菌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谱构建 | 第44-50页 |
2.2 刺参抗灿烂弧菌相关免疫基因的筛选 | 第50页 |
2.3 刺参的免疫代谢通路 | 第50-57页 |
3. 讨论 | 第57-61页 |
第四章 刺参抗灿烂弧菌相关免疫基因的验证与表达研究 | 第61-97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61-6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61-6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2. 结果 | 第64-94页 |
2.1 人工感染实验结果 | 第64页 |
2.2 RNA提取及逆转录 | 第64-65页 |
2.3 cDNA合成结果 | 第65页 |
2.4 引物设计 | 第65-66页 |
2.5 荧光定量PCR条件优化 | 第66-67页 |
2.6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67-74页 |
2.7 候选基因在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情况 | 第74-82页 |
2.8 实时荧光PCR结果与测序结果的比较 | 第82页 |
2.9 基因表达研究结果 | 第82-93页 |
2.10 实时荧光PCR结果与测序结果的比较 | 第93-94页 |
3. 讨论 | 第94-97页 |
总结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个人简历 | 第114-115页 |
学术成果 | 第115-116页 |
附表 | 第11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