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3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 人口流动呈现出明显的家庭化趋势 | 第10页 |
2. 婴幼儿早期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 第10-11页 |
3. 流动人口婴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现实困境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一)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二) 婴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 | 第16-18页 |
(三) 母亲角色的研究 | 第18-20页 |
(四) 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的研究 | 第20-21页 |
(五) 现有研究简评 | 第21-22页 |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22-27页 |
1. 流动家庭 | 第22-23页 |
2. 家庭教育 | 第23-24页 |
3. 角色 | 第24页 |
4. 角色失调 | 第24-27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1. 社会性别理论 | 第27-28页 |
2. 角色理论 | 第28-30页 |
3. 增能理论 | 第30-31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31-35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3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32-35页 |
第一章 流动人口婴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46页 |
一、C社区背景简介 | 第35-36页 |
二、婴幼儿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失调 | 第36-46页 |
(一) 角色距离 | 第37-39页 |
(二) 角色紧张 | 第39-42页 |
(三) 角色冲突 | 第42-46页 |
第二章 婴幼儿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失调的原因分析 | 第46-53页 |
一、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 | 第47-48页 |
二、传统社会性别“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 | 第48-51页 |
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失 | 第51-53页 |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母亲角色失调的流动家庭 | 第53-118页 |
一、个案工作介入模式 | 第53-57页 |
(一) 结构家庭治疗法 | 第53-57页 |
1. 理论观点 | 第53-54页 |
2. 基本概念与假设 | 第54-55页 |
3. 方法与技巧 | 第55-57页 |
二、案例分析 | 第57-118页 |
(一) 个案一 | 第57-91页 |
1. 家庭情况介绍 | 第57-58页 |
2. 家庭结构分析 | 第58-62页 |
3. 问题评估 | 第62页 |
4. 优势分析 | 第62-63页 |
5. 介入计划 | 第63页 |
6. 服务过程 | 第63-84页 |
7. 服务评估 | 第84-89页 |
8. 服务总结 | 第89-91页 |
(二) 个案二 | 第91-118页 |
1. 家庭情况介绍 | 第91-92页 |
2. 家庭结构分析 | 第92-94页 |
3. 问题评估 | 第94页 |
4. 优势分析 | 第94-95页 |
5. 介入计划 | 第95页 |
6. 服务过程 | 第95-111页 |
7. 服务评估 | 第111-115页 |
8. 服务总结 | 第115-118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母亲角色失调流动家庭的反思及建议 | 第118-125页 |
一、介入优势分析 | 第118-120页 |
(一) 价值理念 | 第118-119页 |
(二) 工作技巧 | 第119页 |
(三) 理论模式 | 第119-120页 |
二、局限性 | 第120-122页 |
(一) 早教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 第120-121页 |
(二) 服务时间过短 | 第121页 |
(三) 自身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 第121-122页 |
三、建议 | 第122-125页 |
(一) 社会工作与早期教育专业的团队合作 | 第122-123页 |
(二) 服务人员的专业化队伍建设 | 第123页 |
(三) 服务的持续性发展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附录一 | 第133-136页 |
附录二 | 第136-137页 |
附录三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