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碳基吸附剂对抗生素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16页
    1.1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进展第16-30页
    2.1 土壤环境形势第16页
    2.2 土壤环境研究进展第16-17页
    2.3 生物炭的环境价值第17-21页
    2.4 抗生素的环境归趋第21-23页
    2.5 有机污染物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第23-26页
    2.6 影响吸附动力学的因素第26-30页
第三章 氧氟沙星在不同性质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研究第30-44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0-35页
        3.2.1 试验材料第30-31页
        3.2.2 生物炭的制备和表征第31-34页
        3.2.3 实验方法第34页
        3.2.4 实验仪器第34-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3.3.1 碳基吸附剂的性质表征第35-36页
        3.3.2 吸附动力学曲线第36-38页
        3.3.3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38-40页
        3.3.4 快、慢吸附对表观总体吸附的贡献第40-43页
    3.4 结论第43-44页
第四章 生物炭的制备温度及矿物对卡马西平的吸附动力学影响第44-53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4.2.1 生物炭的制备第44页
        4.2.2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44-45页
        4.2.3 数据处理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2页
        4.3.1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第46-47页
        4.3.2 生物炭对CBZ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第47-50页
        4.3.3 快、慢室吸附对总体表观吸附的贡献第50-52页
    4.4 结论第52-53页
第五章 浓度效应对卡马西平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影响第53-62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5.2.1 试验材料第53-54页
        5.2.2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54页
        5.2.3 数据处理第54-5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5.3.1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第55-56页
        5.3.2 不同初始浓度的CBZ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比较第56-59页
        5.3.3 初始浓度对快、慢室吸附的影响第59-61页
    5.4 结论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63页
    6.2 创新点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3-74页
附录B 文中主要的字母缩写和符号说明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离散元的球磨机磨球运动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微波椰壳活性炭催化剂同时脱除燃煤烟气中NO_x、Hg~0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