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新型城镇化下豫南地区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第12页
        1.1.2 新型城镇化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第12-13页
        1.1.3 村庄整治规划起步探索第13-14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1.2.1 新型城镇化第14页
        1.2.2 豫南地区第14页
        1.2.3 村庄环境第14-15页
        1.2.4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第15页
        1.2.5 村庄环境整治设计第15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3.2 研究意义第16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二章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基础研究第18-30页
    2.1 相关理论研究第18-20页
        2.1.1 逆城市化理论第18页
        2.1.2 就地城镇化理论第18页
        2.1.3 显性特征分类理论第18-19页
        2.1.4 村民环境自治理论第19页
        2.1.5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论第19-20页
    2.2 国内外现状与实践研究第20-23页
        2.2.1 国外乡村规划设计实践第20-22页
        2.2.2 国内乡村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实践第22-23页
    2.3 豫南地区乡村演变历史第23-30页
        2.3.1 封建社会下乡村稳定延续第23-25页
        2.3.2 近代中国乡村环境变迁第25-26页
        2.3.3 城乡二元发展下的乡村变异第26-27页
        2.3.4 新型城镇化下的乡村发展机遇第27-30页
第三章 豫南地区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问题解析第30-45页
    3.1 豫南村庄环境要素构成第30-31页
    3.2 豫南村庄环境特点第31-39页
        3.2.1 豫南村庄聚落地理形态差异第31-33页
        3.2.2 多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风貌第33-36页
        3.2.3 风水观影响下的村庄格局第36-37页
        3.2.4 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交融第37-39页
    3.3 豫南村庄环境面临的问题第39-45页
        3.3.1 乡村重构导致乡村文化传承断层第39-42页
        3.3.2 城市文明冲击导致乡村环境失态第42-43页
        3.3.3 乡村空心化导致农村继发动力不足第43-45页
第四章 郝堂村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实践研究第45-62页
    4.1 总体概述第45-47页
        4.1.1 案例选取思路第45页
        4.1.2 地理位置第45-46页
        4.1.3 自然资源第46页
        4.1.4 建设现状第46页
        4.1.5 发展契机第46-47页
    4.2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第47-49页
        4.2.1 保持村庄历史空间肌理,新建和保留相协调第47-48页
        4.2.2 尊重农民意愿,唤起村民主体的主人翁意识第48页
        4.2.3 治规协同多方参与,贴近实际情况动态规划第48-49页
    4.3 建筑形态梳理设计第49-54页
        4.3.1 旧建筑保护梳理—二号院第50-51页
        4.3.2 新建筑对比协调—岸芷轩第51-52页
        4.3.3 更新建筑的效益—乡建院第52-54页
    4.4 居住环境整治设计第54-58页
        4.4.1 整治居住环境卫生第54-55页
        4.4.2 强化景观修复作用第55-56页
        4.4.3 挖掘乡村潜在景观第56-57页
        4.4.4 创造经济景观价值第57-58页
    4.5 生态环境修复设计第58-62页
        4.5.1 自然环境生态第58-59页
        4.5.2 人工环境生态第59页
        4.5.3 社会环境生态第59-60页
        4.5.4 产业环境生态第60-62页
第五章 豫南地区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策略第62-71页
    5.1 传统村庄保护常态下的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第62-66页
        5.1.1 治规协同推进村庄形态规划第62页
        5.1.2 村民主体实施建筑修复改造第62-63页
        5.1.3 多元参与环境景观整治建设第63-66页
    5.2 改善人居环境下的空间环境整治设计第66-69页
        5.2.1 重塑乡村生活状态的居住环境第66-67页
        5.2.2 梳理村庄开放空间环境秩序第67页
        5.2.3 协作发展村庄资源产业环境第67-69页
    5.3 以人为核心的村民社会环境修复第69-71页
        5.3.1 修复熟人宗族社会环境第69页
        5.3.2 完善新型村规民约管理第69-70页
        5.3.3 重拾豫南传统民俗风情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6.2 创新点第72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图表目录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历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评价研究
下一篇:历史文化街区中传统民居“自主更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