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1-22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3页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理论分析 | 第25-38页 |
2.1 管理效率理论 | 第25-28页 |
2.1.1 管理效率的内涵 | 第25-26页 |
2.1.2 管理效率的特征 | 第26页 |
2.1.3 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2.2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 第28-33页 |
2.2.1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理论 | 第28-30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0-32页 |
2.2.3 安全管理与安全风险管理 | 第32-33页 |
2.3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内涵 | 第33-36页 |
2.3.1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的概念 | 第33-34页 |
2.3.2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特征 | 第34-35页 |
2.3.3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形成机理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50页 |
3.1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指标设置原则 | 第38-39页 |
3.2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投入产出指标分析 | 第39-46页 |
3.2.1 文献研究法 | 第39-40页 |
3.2.2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投入分析及指标选取 | 第40-43页 |
3.2.3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产出分析及指标选取 | 第43-46页 |
3.3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指标体系的修正 | 第46-48页 |
3.3.1 德尔菲法 | 第46页 |
3.3.2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指标的修改意见 | 第46页 |
3.3.3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评价模型 | 第50-80页 |
4.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第50-57页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51-53页 |
4.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53-57页 |
4.2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指标公共因子提取 | 第57-66页 |
4.2.1 探索性因子分析原理 | 第58-59页 |
4.2.2 探索性因子分析步骤 | 第59-60页 |
4.2.3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实施 | 第60-66页 |
4.3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66-70页 |
4.3.1 基本评价模型 | 第66页 |
4.3.2 基于改进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确立 | 第66-68页 |
4.3.3 评价模型的实施步骤 | 第68-69页 |
4.3.4 评价模型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4.4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评价案例分析 | 第70-79页 |
4.4.1 项目概况 | 第70页 |
4.4.2 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 第70-75页 |
4.4.3 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评价 | 第75-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影响路径分析 | 第80-111页 |
5.1 影响路径分析相关理论 | 第80-86页 |
5.1.1 三种影响路径分析模型对比 | 第80-82页 |
5.1.2 结构方程模型的内涵 | 第82-84页 |
5.1.3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 第84-86页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预处理 | 第86-89页 |
5.2.1 问卷答题人的背景分析 | 第86-87页 |
5.2.2 问卷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 第87-89页 |
5.3 大型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效率影响路径结构方程的构建 | 第89-105页 |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始设定与识别 | 第89-90页 |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90-95页 |
5.3.3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检验 | 第95-96页 |
5.3.4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第96-105页 |
5.4 结构方程模型的解释 | 第105-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11-112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附录1 | 第117-125页 |
附录2 | 第125-126页 |
附录3 | 第126-127页 |
附录4 | 第127-131页 |
附录5 | 第131-139页 |
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