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金融中心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金融中心的定义与内涵 | 第14-16页 |
·金融中心的定义和特征 | 第14-15页 |
·金融中心的类型 | 第15-16页 |
·金融中心的功能 | 第16页 |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 第16-19页 |
·金融中心的形成动因 | 第16-17页 |
·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政府主导与金融中心的形成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2-30页 |
·空间统计分析基本原理 | 第22-25页 |
·全局Moran Ⅰ检验 | 第22-24页 |
·Moran散点图 | 第24-25页 |
·组合评价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组合评价的思想 | 第25页 |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的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我国金融集聚现象实证检验 | 第30-38页 |
·引言 | 第30页 |
·我国区域金融集聚现象的实证检验 | 第30-37页 |
·变量和数据说明 | 第30-33页 |
·全局Moran Ⅰ检验 | 第33-35页 |
·Moran散点图研究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研究 | 第38-52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研究的整体思路 | 第39-40页 |
·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3页 |
·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 | 第43-49页 |
·评价对象和数据 | 第43页 |
·三种方法独立评价的结果 | 第43-46页 |
·熵权法 | 第43-44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44-45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5-46页 |
·评价的一致性检验及组合评价 | 第46-48页 |
·基于k-均值聚类的城市层级分析 | 第48页 |
·与其他文献评价结果的比较 | 第48-49页 |
·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的构建 | 第49-52页 |
·建立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49页 |
·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的构建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第60-6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