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叠层石的定义 | 第12-14页 |
·叠层石的形成方式 | 第14-15页 |
·叠层石形成的过程 | 第15-17页 |
·叠层石生长过程的数字模拟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21页 |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第21-24页 |
·主要认识 | 第21-2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4-39页 |
·Hamelin pool 盆地演化特征 | 第26-33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26页 |
·盆地演化 | 第26-27页 |
·沉积物特征 | 第27-28页 |
·海平面变化特征 | 第28-30页 |
·气候变化特征 | 第30-31页 |
·盐度特征 | 第31-33页 |
·Hamelin pool 微生物席特征 | 第33-39页 |
·席状微生物席沉积 | 第34页 |
·棒槌状微生物席沉积 | 第34-35页 |
·柱状微生物席沉积 | 第35-38页 |
·穹状微生物席沉积 | 第38-39页 |
3 Sedsim 三维正演模拟 | 第39-50页 |
·Sedsim 基本原理 | 第40-50页 |
·流体运动 | 第40-43页 |
·沉积物搬运 | 第43页 |
·波浪作用 | 第43-44页 |
·风成沉积 | 第44页 |
·时间混叠/时间采样灵敏度 | 第44-45页 |
·构造沉降 | 第45页 |
·压实作用 | 第45页 |
·负载和地壳均衡 | 第45页 |
·斜坡滑塌和浊/重力流 | 第45-46页 |
·碳酸盐岩和有机物沉积 | 第46-50页 |
4 多尺度微生物席沉积相三维正演模拟 | 第50-79页 |
·微生物席沉积相三维正演模拟方法 | 第50-51页 |
·微生物席沉积学模型 | 第51-55页 |
·内在因素-微生物席 | 第51-53页 |
·外在因素-环境变化 | 第53-55页 |
·微生物席数字定量化模型 | 第55-62页 |
·叠层石生长基底形态 | 第55-57页 |
·相对水平面变化曲线 | 第57页 |
·温度变化曲线 | 第57-58页 |
·盐度变化曲线 | 第58-59页 |
·模糊函数规则 | 第59-62页 |
·多尺度微生物席三维正演模拟结果 | 第62-75页 |
·单个叠层石三维沉积模型(尺度-1m) | 第62-65页 |
·微生物席单个群落三维沉积模型(尺度-2m) | 第65-69页 |
·微生物席多个群落三维沉积模型(尺度-2.5K m) | 第69-72页 |
·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沉积地震剖面表征(尺度-2.5Km) | 第72-75页 |
·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沉积预测 | 第75-79页 |
·气候变化对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沉积影响 | 第75-77页 |
·沉积物供给对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沉积影响 | 第77-79页 |
5 微生物席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第79-95页 |
·影响渗透率模型的地质因素 | 第79-80页 |
·渗透率模型的经验公式 | 第80-82页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渗透率模型 | 第82-84页 |
·Sedsim 模拟结果的渗透率模型 | 第84-95页 |
·单个叠层石渗透率模型(尺度-1m) | 第87-90页 |
·微生物席单个群落渗透率模型(尺度-2m) | 第90-92页 |
·微生物席多个群落渗透率模型(尺度-2.5Km) | 第92-95页 |
6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8页 |
附录 | 第118-132页 |
个人简介 | 第13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3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2页 |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及参加的国际会议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