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吉林西部平原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及水量调控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地下水动态时空变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地下水生态水位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地下水生态水位理论第19-25页
   ·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类型及特征第19-20页
   ·主要研究方法介绍第20-23页
   ·吉林西部地下水生态水位的确定思路第23-25页
第三章 吉林西部平原区概况第25-39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5-27页
     ·地理位置第25-26页
     ·人口与经济第26-27页
   ·自然概况第27-34页
     ·气象第27-28页
     ·水文第28-29页
     ·地形地貌第29-32页
     ·植被与土地利用第32-34页
     ·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第34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34-39页
     ·含水层及富水性第34-36页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第36-37页
     ·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及特征第37-39页
第四章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资源量评价第39-57页
   ·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第39-46页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概述第39-40页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第40-46页
   ·研究区资源量及可开采量评价第46-57页
     ·研究区资源量计算第46-54页
     ·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第54-57页
第五章 吉林西部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研究第57-75页
   ·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第57-69页
     ·克里金插值法第57页
     ·泛克里金插值法[101]第57-58页
     ·地下水位埋深空间分布特征第58-67页
     ·地下水位埋深时间动态变化第67-69页
   ·地下水位埋深时空变化影响因素分析第69-75页
     ·自然因素的影响第69-72页
     ·人类活动的影响第72-75页
第六章 吉林西部生态水位的确定第75-101页
   ·研究区域水土条件的叠置分析第75-79页
     ·基础图件绘制第75-77页
     ·水土条件类型划分第77-79页
   ·生态水位下限阈值的确定第79-87页
     ·极限蒸发深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第79页
     ·极限蒸发深度的计算方法第79-82页
     ·极限蒸发深度的计算过程及结果第82-86页
     ·生态水位下限阈值空间分布特征第86-87页
   ·生态水位上限阈值的确定第87-98页
     ·野外采样与植物根系层发育厚度调查第87-89页
     ·毛细上升高度[109]第89-94页
     ·植物根系层厚度第94-95页
     ·研究区生态水位上限第95-98页
   ·生态水位阈值的空间分布第98-101页
第七章 地下水调控量及调控对策分析第101-113页
   ·地下水位现状实际埋深状况第101-103页
   ·地下水调控量计算第103-105页
   ·重大工程对地下水调控的影响第105-110页
     ·水利工程及西部土地整理项目第105-109页
     ·膜下滴灌技术项目第109-110页
   ·地下水调控对策分析第110-113页
     ·地下水过剩区调控对策分析第110-111页
     ·地下水亏缺区调控对策分析第111-11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113-116页
   ·结论第113-114页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114-116页
     ·存在的问题第114-115页
     ·建议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4页
附录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尼日尔Termit拗陷白垩系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预测研究
下一篇:澳大利亚鲨鱼湾微生物席沉积相多尺度正演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