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以科学与工程实践为核心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缘由第11-13页
        1.1.1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面临新的问题第11-12页
        1.1.2 科学与工程实践理念的借鉴作用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研究目的第16页
    1.5 理论基础第16-18页
        1.5.1 科学实践观第16-17页
        1.5.2 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第17页
        1.5.3 建构主义理论第17-18页
2. 科学与工程实践理论概述第18-22页
    2.1 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意义第18-19页
    2.2“科学实践”与“工程实践”八种方法内涵第19-22页
3. 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教学策略第22-39页
    3.1 提高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教学策略第22-24页
        3.1.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设疑第23页
        3.1.2 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第23-24页
    3.2 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建构和使用模型的教学策略第24-27页
        3.2.1 基于调查结果进行模型建构第25-26页
        3.2.2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生物模型第26-27页
    3.3 促进学生在课堂设计和实施调查的教学策略第27-29页
        3.3.1 摆脱对教材依赖,学生自主设计调查方案第27-28页
        3.3.2 借助社会和自然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活动第28-29页
    3.4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释数据能力的教学策略第29-31页
        3.4.1 在调查中运用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第30页
        3.4.2 由调查获得小数据到网络挖掘大数据集第30-31页
    3.5 实现学生在课堂上解释和论证活动的教学策略第31-35页
        3.5.1 提供给学生更多需要解释的生物现象第32-34页
        3.5.2 呈现学生间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课堂进行辩论第34-35页
    3.6 培养学生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第35-39页
        3.6.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信息获取的多种方法第35-37页
        3.6.2 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科学文献的阅读与写作第37页
        3.6.3 基于专题的调查促进学生信息交流共享第37-39页
4. 以科学与工程实践为核心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案例第39-52页
    4.1 教学设计特点第39-40页
    4.2 教学设计案例第40-52页
        4.2.1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第40-42页
        4.2.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第42-44页
        4.2.3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教学设计第44-47页
        4.2.4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第47-49页
        4.2.5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设计第49-52页
5. 高中课堂进行科学与工程实践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第52-54页
结语和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下一篇:中美初中课堂交往的比较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