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基于系统方法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2 系统理论方法概述第14-17页
    2.1 系统评价第14页
    2.2 层次分析法第14-16页
    2.3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16-17页
3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第17-23页
    3.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17-20页
        3.1.1 评价主体单一第17页
        3.1.2 评价观念落后第17页
        3.1.3 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第17-20页
        3.1.4 评价反馈阻碍第20页
    3.2 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第20-23页
        3.2.1 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3.2.2 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第21-23页
4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3-37页
    4.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第23-32页
        4.1.1 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遵循的原则第23页
        4.1.2 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途径第23-25页
        4.1.3 确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及其所占比重第25-26页
        4.1.4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第26-32页
    4.2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2-37页
        4.2.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第32-33页
        4.2.2 确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第33-36页
        4.2.3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确定第36-37页
5 教学质量评价实例应用第37-54页
    5.1 多层模糊综合评判基本做法阐述第37-38页
    5.2 教学质量评价实例第38-54页
        5.2.1 学生评价第38-43页
        5.2.2 同行评价第43-47页
        5.2.3 专家评价第47-52页
        5.2.4 学生、同行、专家评价综合评判第52-5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3页
    附录1 专家意见调查问卷(第一轮)第58-61页
    附录2 专家意见调查问卷(第二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60GHz频段的室内与室外互传的传播特性测量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克里金插值法的昆明市PM2.5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