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一章、民国时期的教育 | 第19-29页 |
| 第一节、20世纪前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19-23页 |
| (一)、20年代专业音乐教育 | 第19-20页 |
| (二)、30年代专业音乐教育 | 第20-21页 |
| (三)、40年代专业音乐教育 | 第21-23页 |
| 第二节、民国中后期国民政府教育政策 | 第23-26页 |
| (一)、国民教育 | 第23-24页 |
| (二)、善后复原教育 | 第24-26页 |
| 第三节、战后教育的特点 | 第26-29页 |
| (一)、湖南教育的基本格局 | 第26-27页 |
| (二)、战后教育的特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 第29-63页 |
| 第一节、创立缘起及筹建概况 | 第29-32页 |
| (一)、“美感”教育理念的缘起 | 第29-30页 |
| (二)、音专艰难筹建情况 | 第30-32页 |
| 第二节、教育规划与课程设置 | 第32-36页 |
| (一)、音专规划蓝图 | 第32-33页 |
| (二)、音专学科课程安排 | 第33-36页 |
| 第三节、音乐活动 | 第36-44页 |
| (一)、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 第37-41页 |
| (二)、学校音乐教育活动 | 第41-44页 |
| 第四节、师生群体 | 第44-63页 |
| (一)、教师群体 | 第44-48页 |
| (二)、学生群体 | 第48页 |
| (三)、师生简介 | 第48-63页 |
| 第三章、民国时期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音乐教育的 历史意义与现实思考 | 第63-67页 |
| 第一节、历史意义 | 第63-64页 |
| (一)、对湖南省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 第63页 |
| (二)、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 第63-64页 |
| 第二节、现实思考 | 第64-67页 |
| (一)、对当代学校音乐课程地位的思考 | 第64-65页 |
| (二)、对当代音乐教育目的的思考 | 第65页 |
| (三)、对当代音乐家人才培养的思考 | 第65-67页 |
| 结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